南京市秦淮中学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数学备课组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25/1/3 12:23:33 作者:许冬保 浏览量:248次
南京市秦淮中学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
高三数学备课组工作总结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转眼本学期即将结束,高三数学备课组全体教师按照学校的教学计划和教学要求,在教务处和年级组的统一领导下,本着求真务实的原则,积极开展各项活动,在全组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现将本学期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提前谋划,准确定位
根据南京市教研室教研员龙艳文老师的要求,关于2025届高三数学一轮复习校本讲义的编写,高三数学备课组提前2个多月谋划,明确任务分工,经过近十次专题研讨交流,编写完成并刊印成册了2025届高三数学一轮复习校本讲义---预习案、导学案和练习案。
清晰定位一轮复习的目标,明确一轮复习的任务,在通盘考虑高三复习的基础上完善一轮复习计划,严格按计划执行,备课组整体推进。把握好一轮复习的整体节奏与课堂节奏,避免前松后紧。依据学情分配好各主题各章节复习内容与复习时间,在高考的要求与学生的基础两方面中找准复习的平衡点。一轮复习过程中能够根据学生学情而控制难度,在学生跳一跳够得着,学生可能得分的增长点上我们老师是舍得花时间的。
二、加强研究,明晰方向
组织备课组老师集中学习了教育部教育试考院《优化试卷结构设计 突出思维能力考查--2024年高考数学全国卷试题评析》、《强调灵活考查思维 聚焦创新人才选拔--2024年高考数学新课标卷评析》、《高考数学科面临的关键问题与解决路径》、《新高考十年数学科考试内容改革:成就、挑战与转向》、《数学科高考最重大最全面的改革》以及龙艳文老师的《纵观五年新高考I卷看高考数学命题趋势》和渠东剑老师的《深化命题改革 突出核心功能--2024年高考数学新课标I卷评析》。
为备课组每位教师配备一套《历年高考试题汇编(2020-2024)五年真题》,老师们每周完成一套高考数学试题并在集体备课中交流研讨,通过对比分析感受新高考试题的传承与创新。高三解题竞赛中十人获奖,其中严建英、郑必强老师获一等奖。
三、优化课堂,扎实有效
明确一轮复习与试卷讲评课课堂教学模式,加强“两课”的研究,即研究复习课和评讲课如何上才能取得最佳效益。课堂上注重调动学生的参与度,引导学生一多解、一题多变、多题一解,教学中不仅要讲怎么做,更要引导学生分析是怎么想到这样做的,注重题后反思,归纳总结题后的知识与方法,要引导学生把握全面的知识与方法结构,构建知识与方法的结构化与网络化体系。本学期,张兰香老师、严建英老师开设了复习课,董明老师、邵思青老师和何应海老师开设了试卷讲评课,许冬保老师在高三一轮复习推进会上开设了区级公开课,张梦颖老师在教学开放日开设了区级公开课,郑必强老师开设了区级讲座。
四、务实教研,创新提优
坚持开展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活动”。做到“一个结合”——集体备课和个人备课相结合;“两个发挥”——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发挥集体的智慧和优势;“三个统一”——统一进度,统一习题,统一测试;“四定”——定时间(周四上午2、3节课),定地点(三楼录播教室),定主题(下周教学内容分析、午练和周测选题及讲评分析),定主备人。以抓备课环节为示范,高质量完成教学“五认真”。
本学期高三数学备课组全体教师本着求真务实的原则,积极开展各项活动,在全组老师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并且不断缩小了与兄弟学校之间的差距,但在工作中仍有很多不足之处,在以后的工作中要充分发挥每位老师的才能,充分利用好教学资源,让学生真正地自主发展,在教书育人方面追求适合每个学生发展,关注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的数学教学模式,关注全组教师自身综合素质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