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教研组>>地理教研组>> 文章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地理教研组总结
总结

发布时间:2024/12/30 11:12:00 作者:吴晓梅 浏览量:352次

秦淮中学地理教研组工作总结

   20241230 吴晓梅

2024-2025年度第一学期,本组地理教研组教师团结协作,积极进取,苦练教学基本功,以科研为先导,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积极参加教改实践活动,向21世纪所必须的学者型、专家型教师而努力着。下面我把我们组一年来的情况总结如下:

一、敬业——注重师德修养的养成

高一地理组成员:魏梅、章海霞、杨丰和李大清,其中魏梅、章海霞、杨丰兼班主任,魏梅担任备课组长,工作量饱满。

高二地理组由名成员组成:刘艳、艾云花、朱大琴吴晓梅、夏艺、李永佳,其中吴晓梅、夏艺、李永佳担任班主任,刘艳担任备课组长。高二地理组本学期面临着学业水平测试,每个人的工作强度都很大。

高三地理组的位老师王磊、王丽君、纪旭、张莹、何婷、章静、刘倩、吉玲利;王磊、王丽君两位老师班主任刘倩担任备课组长,章静老师跨头带高二一个地理选修班每个人的工作量饱满。

三个备课组在这样繁重的工作下,我们丝毫没有敷衍、没有懈怠,我们任劳任怨、积极调整心态、克服各种困难,任劳任怨,顺利完成各种任务。默默奉献自己的智慧,为学校教学和发展献智献策,是我们的一直奉行的行为准则。

二、勤学——以新课程标准为指针

现代社会对地理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全球化、信息化和高技术发展的趋势,要求现代公民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创新的精神、开放的视野、合作的意识,以及搜集、处理、交流信息的能力。为此,每一次教研组业务活动,我组都非常重视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上级文件、教育报有关文章、以及外地先进经验都是我们学习的内容。尤其是我组教师在参加了新课程标准及教材培训的基础之上,在组内学习交流新的教学理论,在江宁区举办的“基于新课标”教学设计论文比赛中吴晓梅、李永佳、魏梅、王磊老师获奖在高三解题能力竞赛中,高三地理组全员获奖,其中,王磊、王丽君、纪旭、张莹、何婷、刘倩、吉玲利获一等奖,章静老师获二等奖。

通过学习,同志们的教育教学观念得到了更新,业务水平得以明显提高,特别是通过现代教育技能的学习和实践,陈旧的教学手段得以更新,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增强了教学效果。

三、善思——提高的法宝

我们在总结成绩的同时,不断反思教学,以科研促教改,以创新求发展。我们在坚持常思考、常研究、常总结,力争教学高质量、课堂高效率,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本学期地理教研组多名成员在教科研方面贡献突出:王丽君老师荣获江宁区教育教学论文评比一等奖并推市,吉玲利张莹魏梅老师个人课题区级课题研究中等等。

通过积极思考实践,使每位教师真正从思想上能够认识到课堂不是教师表演的舞台,而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的场所;课堂不只是传授知识的场所,而且更应该是探究知识的场所。备课也好,教案设计也好,其目的都是为了把课上活,上好!在高三地理一轮推进会中,吉玲利老师开设一节公开课,王丽君老师开设《高三地理期初调研质量分析》讲座;章静老师开设高二研究课《区域整体性和关联性》;吉玲利老师在12月份开设讲座《个人课题过程性材料的积累和运用》;本学年的教学开放日,我们地理教研组的张莹老师和王丽君老师做了精心准备,给兄弟学校呈现出两节精彩的展示课

四、齐心——打整体仗

俗话说的好,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我组扬长避短,充分发挥集体优势,让教研组工作都必须依存于集体的前提下开展。

1.加强地理组建设,形成有计划、有目的的地理备课研讨的氛围。我们定时、定点地进行新教材的研究,并且在组内统一各年级组的上课进度、统一备课、统一练习。全组教师乐于参加教研组活动,学习业务,钻研教材,认真备课,经常相互听课,及时交流,总结,推广教学经验。

2.加强组内资料建设。以往我们地理组缺少系统的课件体系,本学期在各位地理老师的努力下,形成了一定的课件体系。适应了地理课改的需要,提高了教学资源的利用率,促进了教学水平的提高。

3.全组地理教师共同撰写论文,有分工,有合作,发挥集体智慧。

五、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课堂教学的组织与把握有待提高

青年教师在教学中表现出经验不足的特点,不太注意课堂气氛的把握,对较低层次班级的课堂控制力有待提高;教学程序不够鲜明,显得不够老到,难以凸显教学的风采。对于教学分层次开展这一点,特别应加强对不同层次目标要求的把握和具体程序、细节的实施。

2.对学生的认知和学习过程指导不够

基本知识讲授完之后,往往在典例分析、实例练习部分指导不够有针对性和翔实,课堂和练习用到的事例跟学生的生活联系紧密度有待加强。尤其在分层次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课堂反馈的信息处理不够及时,这也使得师生间的互动、交流不够充分。

3.教学手段和工具的选用不够到位

一方面,多媒体的利用不够充分;另一方面,传统教具和辅助资料的运用都可以加强。同时还应强调,对不同层次班级应尽量选用最合适的教学工具。

六、今后的努力方向和措施

1.重视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认知和学习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力,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

2.积极开展推磨听课活动,及时做好评课工作,促使老师在实践中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3.系统研究信息技术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这项工作要与地理教研组的整体工作相配套进行,逐步形成本年段多媒体课件资库。

 

2024-2025第一学期秦淮中学地理教研组工作总结.docx


主办单位:南京市秦淮中学

地址:江宁区东山镇宁中巷4号

版权所有 南京市秦淮中学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s

办 公 室:025-52284446 高一年级:025-52199319

德 育 处:025-52192720 高二年级:025-52199361

教 务 处:025-52281179 高三年级:025-52199327

校 团 委:025-52199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