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教研组>>语文教研组>> 文章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高一语文备课组12月12日备课组公开课
高一语文组公开课活动

发布时间:2024/12/19 10:09:28 作者:温立功 浏览量:340次

2024年12月12日,秦淮中学高一语文备课组进行了一次备课组活动。

一、活动主题:推磨听课、评课

二、研讨记录:

1、评课表

 

IMG_20241219_101333_edit_864829830256056.jpg

2、研讨记录

IMG_20241225_155019_edit_1148828234611679.jpg

三、其他过程性材料

1. 签到表

 IMG_20241219_095220.jpg

2. 开课反思

拿来主义教学反思

 

南京市秦淮中学 丁效

本节课本人根据我校今年的高一学生中考成绩是南京市三万两千多名这一学情,从学生实际出发,从初高中衔接过渡角度对一代文豪鲁迅作了拓展,课前预习增加了学生的看图说话对对联,课堂重点让学生学会先破后立和重点掌握反语这一修辞手法及其在高考语言文字运用,最后拓展学生知识面推荐参考书目钱理群《心灵的探寻》孔令东百家讲坛讲鲁迅等。不足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3. 评课稿

IMG_20241225_154938.jpg

评丁效老师公开课

高一语文组      温立功

在这次《拿来主义》的课堂上,丁效老师详细讲解了鲁迅先生的这篇文章,并分析了其历史背景和现实意义。文章主要针对当时对待外来文化的错误态度,提出了“拿来主义”的主张,即既要批判吸收外国文化,又要分清华、批判继承本国文化遗产,以期改造民族素质,创造新文化?

鲁迅先生的文章风格独特,语言犀利且富有讽刺意味。他通过比喻和反语等修辞手法,生动地揭示了当时社会上的各种错误态度。例如,他用“孱头”比喻逃避主义者,“昏蛋”比喻盲目排斥的虚无主义者,“废物”比喻崇洋拜外的投降者?。这些比喻不仅形象生动,还具有很强的讽刺效果,让人印象深刻。

“拿来主义”的核心思想是“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即对外来文化要有选择地吸收和批判,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鲁迅反对无原则的全盘西化和盲目排斥外来文化的倾向,主张在全球化背景下,文化与文化之间的碰撞与交融是不可避免的,只有不断交流和借鉴,文化才能进步?。

通过这次课堂学习,我深刻理解了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思想不仅是对当时社会的批判,也是对当今文化发展的指导。在全球化的今天,我们需要在保持民族文化特色的同时,积极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秀成分,不断创新和发展。鲁迅先生的文章不仅具有深刻的思想性,还通过生动的语言和比喻,让人易于理解和接受。这次学习让我对文化交流和发展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4. 活动照片

 Image_864589198581092.jpg

 

Image_541564108628820.jpg


 

5. 活动总结:

老师们都参与了本次备课组活动。本次活动中,丁效老师在高一10)班开授公开课《拿来主义》,全体备课组老师前往听课。课后,本组老师们又在录播教室开展了评课活动,温立功老师主评。全组教师积极参与听课、评课讨论,取得了较满意的成果。

 

6、附开课课件

丁效《拿来主义》.pptx


主办单位:南京市秦淮中学

地址:江宁区东山镇宁中巷4号

版权所有 南京市秦淮中学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s

办 公 室:025-52284446 高一年级:025-52199319

德 育 处:025-52192720 高二年级:025-52199361

教 务 处:025-52281179 高三年级:025-52199327

校 团 委:025-52199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