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 陈武帝陈霸先万安陵石刻——陈丽华
发布时间:2014/9/3 0:00:00 作者:dongting 浏览量:1634次
第一课 陈武帝陈霸先万安陵石刻
■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了解江宁的南朝石刻概况,了解陈武帝陈霸先万安陵石刻的发展历史。
技能目标:能够鉴别陈武帝陈霸先万安陵石刻的艺术特点,能够欣赏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石刻美术作品。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江宁的南朝石刻的情感、体会江宁文化的内涵。
■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能够鉴别陈武帝陈霸先万安陵石刻的艺术特点。
难点:形成其艺术特点的原因
■ 教具与学具:
■ 教学流程:
一- 导入:
1、欣赏《万安陵石刻》的图片;
2、引出课题 —— 《陈武帝陈霸先万安陵石刻》
学生讨论并回答 —— 老师总结:
三、江宁南朝石刻的发展概况:
1、提问:南朝石刻的由来是怎样的?
2、教师总结。
四、学生活动:请学生总结一下陈武帝陈霸先万安陵石刻的艺术特点。
老师总结:
五、深入分析
1、陈霸先简介
2、石刻特点
1、物质媒介 2、创作主题 3、风格样式
学生活动:从石刻中找出造型上的变化。
1、 小组分析万安陵石刻的特点;
2、 对我国的艺术发展有何贡献?
教师总结:
万安陵神道石刻在江宁区东山街道上坊社区石马冲农田中,今存天禄、麒麟各一。北石兽似天禄,长2.50、高2.57米,较完整,南石兽似麒麟,长2.72、高2.28米,颈部断裂,胸部碎裂,风化严重。两只麒麟造型相似,均昂首张口,头有鬣毛,长舌下垂,下颏须髯拂胸,腹侧饰双翼,四足,脚趾着地,长尾曳地旋转成半圆形。整个造型既像麒麟又像辟邪。由于体表风蚀严重,雕饰花纹多已磨灭不清。1964年整修、提升并加固。据《建康实录》载,万安陵原有华表,早佚。
六、学生作业
课后在网上找一些关于本课石刻方面的资料,可以浏览各个时期的作品,写一篇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