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中学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化学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24/9/4 17:58:28 作者:丁志芬 浏览量:656次
一、指导思想
在新高考的形势下,化学组将进一步增强协作精神和团队意识,将教研活动常态化、制度化、多样化,在认真研究新教材基础上,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方式,把握高考改革的方向,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二、基本情况分析
教师方面:高一化学备课组目前有6名教师负责15个班的教学工作,其中3人在高三,跨头高一的教学,大家的教学任务还是比较重的。学生方面:学生基础薄弱,层次差距大,教学中要不断调整教学难度以适应学生的发展,为后面的分班和合格性考试做好充分准备。
三、工作目标
认真学习教务处的工作计划,注意高一化学和初三化学的衔接,注重培养学生化学学习的兴趣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根据不同学生学业水平的差异,努力追求适合于本校学生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四、工作措施
1.深入学习新课改,努力实现两个转变
继续学习新课改,研究新课标,深入领会新课改的精神,把握住其精髓,并将理论联系实际,在教学实践中积极贯彻新课改的精神。实现老师的教学方式的转变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变居高临下为平等合作,变填鸭式为启发式,变唱独角戏为共同参与,变重结果为重过程,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构建鲜活、和谐、高效课堂。
2.认真落实常规,规范教学行为
严格落实备、教、批、改、辅等教学各环节。做到备课充分,合理控制教学深广度,循序渐进;上课富有激情,多采用启发式、探究式、合作式等教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精神;及时布置适量、有针对性的作业,落实好作业批改和讲解;耐心辅导,注重全体和个体相结合,培优扶困。
3.科学指导学法,培养自学能力
为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必须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为此,我们老师要在平时教学中做好学法指导,比如:比较法、联想法、归纳法、演绎法等,技巧如:差量法、十字交叉法等。
4.加强实验教学,突出学科特点
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中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我们探索化学世界有效途径,充分利用化学实验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探究,顺利掌握相关知识。为了弥补直接做实验的一些缺点,有些实验可以通过播放实验视频来教学,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同时组织学生走进实验室,动手做一些常规的实验。
5.开展听课评课,营造研讨氛围
认真落实学校有关教学要求,积极开展听课、评课活动,努力营造办公室的研讨氛围,做到相互学习、相互探讨、相互交流。做到集体备课有中心发言人,有主题,充分发挥个人和集体的力量,做到统一教案、练习、进度。
五、备课组活动安排表
时间 | 形式 | 课题 |
第1周 | 集体备课 | 第一章备课 |
第3周 | 推磨听课(丁志芬) | 自定 |
第6 周 | 集体备课 | 第二章备课 |
第8周 | 推磨听课(薛介平) | 自定 |
第10周 | 集体备课 | 第三章备课 |
第12周 | 推磨听课(黄晓青) | 自定 |
第14周 | 集体备课 | 第四章备课 |
第16周 | 推磨听课(丁志芬) | 自定 |
第18周 | 集体备课 | 期末复习准备 |
六、备课分工表
序号 | 内容 | 主备人 | 备注 |
1 | 第一章第一节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 丁志芬 | 课时:2+1 |
2 | 第一章第二节离子反应 | 丁志芬 | 课时:3+1 |
3 | 第一章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 | 丁志芬 | 课时:3+1 |
4 | 第二章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 | 赵梦莎 | 课时:2+1 |
5 | 第二章第二节氯及其化合物 | 赵梦莎 | 课时:2+1 |
6 | 第二章第三节物质的量 | 黄晓青 | 课时:5+3 |
7 | 实验活动1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 黄晓青 | 课时:1 |
8 | 第三章第一节铁及其化合物 | 方梅 | 课时:2+1 |
9 | 第三章第二节金属材料 | 方梅 | 课时:2+1 |
10 | 实验活动2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 丁志芬 | 课时:2+1 |
11 | 第四章第一节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 薛介平 | 课时:3+1 |
12 | 第四章第二节元素周期律 | 薛介平 | 课时:3+1 |
13 | 第四章第三节化学键 | 丁志芬 | 课时:2+1 |
14 | 实验活动3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 | 丁志芬 | 课时:2 |
15 | 期末复习 | 丁志芬 | 课时:3 |
七、教学进度表
周次 | 计划进度 |
1 | 第一章第一节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
2 | 第一章第二节离子反应 |
3 | 第一章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 |
4 | 单元复习 |
5 | 国庆节放假 |
6 | 第二章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 |
7 | 第二章第二节氯及其化合物 |
8 | 第二章第三节物质的量 |
9 | 期中复习及测试 |
10 | 实验活动1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
11 | 单元复习 |
12 | 第三章第一节铁及其化合物 |
13 | 第三章第二节金属材料 |
14 | 实验活动2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
15 | 第四章第一节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
16 | 第四章第二节元素周期律 |
17 | 第四章第三节化学键 |
18 | 元旦放假 |
19 | 实验活动3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 |
20 | 期末复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