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教研组>>语文教研组>>计划总结>> 文章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高二语文备课组计划

发布时间:2024/9/5 18:54:23 作者:陈颖 浏览量:982次

秦淮中学2024-2025学年学期高语文备课组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以新教材培训内容为指导,考虑到高二学生的实际学情,充分发挥备课组的集体智慧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学生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落实教学常规,强化细节管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以求真务实的态度,扎扎实实工作,争取全组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

二、工作目标 

本学期进行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选择性必修中册1-3单元(包括古诗词诵读)的学习,针对新课标要求,根据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维度,针对学生学习实际,希望通过本学期的教学工作达到以下目标:

1.通过对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的研习,力争达到认识民族复兴伟大而艰难的历程,感受革命者意志坚定、不畏艰险、善良无私的可贵品质。

2.通过集中学习先秦诸子散文,力争达到感受先秦诸子不同的论说风格,加深对传统文化之根的理解,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

3.通过学习辨析逻辑错误,力争能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达到发展逻辑思维和提升思维品质。

4.培养学生写作实用文的能力和口头作文的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三、工作措施 

1.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和社会发展对语文的新要求出发,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2.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发展他们的观察、记忆、思考、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3.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技能,全面提高语文能力。教师根据学生实际精心备课,尤其要备好学生,改变繁琐的教学方式,突出重点和难点,要提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尤其是启发式和讨论式,鼓励运用探究性的学习方式,要避免繁琐的分析和琐碎机械的练习。

4.作文教学落到实处,多些方法指导,贴近生活实际,灵活命题,形式多样,多练习各类小作文,方式多样(随笔、演讲、辩论等),有效提高作文水平。教学过程中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批评,让学生树立起学习语文的信心。

5.进行六次大作文练习(包含期中、期末),创设情境开展写作训练,以议论文为训练重点,配合平时教学中的小作文训练,逐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6.用好早读和晚自习进行答疑辅导,早读一定要有任务布置。

四、集体备课安排:

:有背诵要求

备课内容

课时安排

主备人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长征胜利万岁

2课时

倪彩云

别了,“不列颠尼亚”  

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  

2课时

张仕梅

《论语》十二章  

3课时

 

大学之道

1课时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1课时

文涵博

《老子》四章

3课时

倪彩云

五石之瓠

1课时

张居祥

兼爱

1课时

 

第二单元整合研习

2课时

宋慧敏

大卫·科波菲尔(节选)

4课时

 

复活(节选)

3课时

任瑞卿

老人与海(节选)  

2课时

张居祥

学习活动一:发现潜藏的逻辑谬误

1课时

 

学习活动二:运用有效的推理形式

1课时

张仕梅

学习活动三:采用合理的论证方式

1课时

任瑞卿

无衣

1课时

文涵博

春江花月夜

3课时

 

将进酒

2课时

倪彩云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1课时

宋慧敏

改造我们的学习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2课时

 

纪念刘和珍君    

为了忘却的纪念

3课时

 

包身工  

2课时

张仕梅

荷花淀

3课时

任瑞卿

屈原列传  

4课时

张居祥

过秦论

3课时

文涵博

燕歌行并序

2课时

 

李凭箜篌引

1课时

倪彩云

锦瑟

1课时

宋慧敏

书愤

1课时

 

五、活动安排

时间

活动安排

开课人/主备人

评课人

2

集体备课

陈颖

全体

5

组内公开课

陈颖

张秀

7

集体备课

陈颖

全体

9

组内公开课

倪彩云

王梅

11

集体备课

陈颖

全体

13

组内公开课

任瑞卿

宋慧敏

15

集体备课

陈颖

全体

17

组内公开课

文涵博

张居祥

21

集体备课

陈颖

全体

备注:根据教学进度及学校安排、教研室安排,会有适当调整。

六、教学情况

年级一共有16个班级本学期需要进行几乎两本书的学习,学习任务重,时间较为紧张。各班级学生的学习能力有一定的差异性,在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上都还有所欠缺,老师们要根据班级实际学情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主办单位:南京市秦淮中学

地址:江宁区东山镇宁中巷4号

版权所有 南京市秦淮中学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s

办 公 室:025-52284446 高一年级:025-52199319

德 育 处:025-52192720 高二年级:025-52199361

教 务 处:025-52281179 高三年级:025-52199327

校 团 委:025-52199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