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年第一学期高二地理备课组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24/9/5 10:29:07 作者:刘艳 浏览量:1678次
2024-2025年第一学期高二地理备课组工作计划
高二是学生“高一新生阶段”和“高三复习冲刺阶段”之间重要的过渡时期。本学期有着明确的学习任务:高二地理选修班需要完成选择性必修一知识学习,以及所有班级都要完成的学业水平测试考试。为了更好地让学生学习地理知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科组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有效地进行教学活动,特制定本学期的教学计划。
一、学科工作计划
1.认真学习课标。学期初期组织本学科组教师一起,加紧新课程理念培训,认真学习课程标准,更新思想、改进方法,以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投入新学期教学。学期初根据学校的课程和时间计划安排,制定统一标准,每位任教者都需要认真学习新课标,并逐一落实到教学之中。
2.大力夯实基础。本学期的选择性必修一难度大,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吃力,本着学生基础薄弱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认真落实的小坡度、小跨度、慢节奏的讲课模式,使学生把学到的知识一一落到实处。
3.坚持有效的教研活动。在教学中加强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的研讨,组织教学组成员展开小组合作、研究性学习、同课异构、兴趣小组的研究。特别是选择性必修一的内容建议滚动式教学,即完成这部分学习任务后,每周布置早早读和晚练,夯实基础。
4.加强组内教师的专业学习。教师专业知识储备是教师教学的好坏的必备条件。专业知识的学习可以通过专业的教学网站、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之间听课等等方式。本学期的一个重要任务是顺利通过学业水平测试,教师要梳理好知识点,归纳题型,在此基础上,做好学科教师建设,把年轻教师带起来,业务强起来。
5.坚持写教学反思。坚持教学反思,形成教学反思模式。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生学习需要思考,教师教学更需要思考,思考一节课的得失,思考怎么能进步。
二、学科教学具体措施
1.严格执行集体备课制度。我组共有六名老师,本学期开学后,每星期组织一次集体备课(周五上午),由主备老师对教材和教案主讲,大家集体讨论,形成一致意见。每周一次集体讨论的机会,保证每一节课都形成贴近课标、符合新理念的统一学案和教案。同时全组统一进度,统一作业,把准教学基点,发挥个体特长,运用集体智慧,达到效果。
2.严格安排作业量,控制作业难度。作业安排是学校发的配套练习,是对主要教学内容的巩固。有配套练习大大减轻的教师的工作量,但是老师们仍然需要注意不是所有的练习都适合所以的学生的道理,所以需要多作业进行筛选,分层。难度过大则不建议让学生做,部分中难题建议让部分学生选做,基础题则是所以学生都要做。
3.进行单元反馈。每单元结束要进行单元检测与讲评(2~3课时),加强对知识的掌握与不足的反馈,以及教学进度、深度的调整。
4.虚心学习,取长补短。组内教师需要相互学习,相互听课,相互学习有利于业务能力的提高。
附1: 本学期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 | 教学进度 |
1 |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
2 | 地球的运动的地理意义 |
3 | 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
4 | 构造地貌的形成 |
5 | 十一假期 |
6 | 月考及试卷讲评 |
7 | 河流地貌的发育 |
8 | 常见天气系统 |
9 | 期中考试复习 |
10 | 期中考试、试卷讲评 |
11 | 气压带和风带 |
12 |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
13 | 陆地水体及相互关系 |
14 | 洋流、海-气相互作用 |
15 |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
16 | 学测复习(必修一) |
17 | 学测复习(综合模拟试卷) |
18 | 学测复习(必修二) |
19 | 学测复习(综合模拟试卷) |
20 | 高二年级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文化学科)1.13-1.15 |
附2: 组内教师公开课预安排
周次 | 开课人 | 课题 |
3 | 吴晓梅 | 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
7 | 李永佳 | 河流地貌的发育 |
8 | 夏艺 | 常见天气系统 |
11 | 艾云花 | 气压带和风带 |
14 | 刘艳 | 陆地水体及相互关系 |
高二地理组
202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