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发布时间:2014/10/5 13:14:55 作者:毛爱宾 浏览量:1574次
美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南京市秦淮中学 朱永洁
提 纲:中学美术课堂教学必须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大胆探索、不断进取。
一、激发认识兴趣
二、课堂教学总体优化,要重视运用多媒体,
加强直观教学
三、摆脱“共性”,突出“个性”
四、增强体验,增加合作
新世纪之初,我国基础教育改革提出新的教学理念。美术教育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教育,通过美术教育,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素质;使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使学生有积极的学习态度,并在学习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当代社会迅猛发展,知识爆炸,信息激增,学校教育日益重视学生智力的发展。培养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成为重中之重。江泽民同志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民族缺乏独创能力就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思维,提高全民族原创新素质,已成为新世纪教育的重任。下面就美术课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淡几点看法:
一、激发认识兴趣
人们都知道兴趣是人的重要的个性心理特征之一。心理学认为,兴趣是一种积极的了解探索某事物的认识倾向和积极的活动倾向。兴趣是人们力求探索某事物并带有强烈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世人的认知活动的动力来源。学习兴趣能使学习任务变得积极,主动,摄取从而获得良好学习效果。因此在教学中我 努力设计好教学的每一个环节,特别是教学的导入,让学生学得主动,如果学生毫无兴趣,完全是强制性被迫学习,就会扼杀学生的学习意愿。因此我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剪、拼、撕、贴等制作方式,加强学生技能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改变以单纯传知识和模仿为主的教学方法,采用教学中富有时代特色的新颖有趣、逻辑性强的内容来调动学生的创造性,使教学内容与方法不断更新、变化。使学生在动脑动手实践中观察、思考、想象,鼓励学生努力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逐渐形成相应的技能,学生也在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爱好,培养了兴趣,这更体现了创造教育的要求,也是将课堂知识变成独力操作能力的关键一步。
二、课堂教学总体优化,要重视运用多媒体,加强直观教学
美术新课程标准打破了传统美术教学的知识框架,从全新的角度,按学习方式把美术课程分为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四大学习领域,我们从中可以看出,不论是外化能力、内化品质,还是探索未知,体验成功与情感,新课标赋予了新教材很多新的学习的方式。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美术教学带来的知识与能力的增长,我们必须有效地运用多媒体,如通过CAI演示,把一些与时代接近的图片显示给学生欣赏,教师进行讲解和诱导,使学生视觉上耳目一新,思维上有一个美好的、能够各自发挥的想象空间,那么,美术欣赏教学课的目的就能真正落到实处;一些色彩教学,我们可以播放一些学生喜欢的动画画面,增强色感,指导配色学习;在想象画教学中,启发和引导学生的想象非常重要,我们可以播放一些动画片来引导,学生既高兴又启发了想象,整堂课自始至终都有趣味。
三、摆脱“共性”,突出“个性”
在美术课教学中,造型表现、设计应用两个学习领域的活动方式强调学生自由表现,大胆设计创造,外化自己的认识和情感;那么,美术教师作为学生的组织和管理者,如何在新的课程改革教学活动中,让全体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成为有健全人格,有创新精神的合格人才呢?首先摆脱传统技法中像不像的问题,让学生明确学习美术不是让每一位学生将来都成为画家,而是在美的熏陶下得到更滋润的发展。然后让学生学会比较各种事物之间的区别,打破惯性思维,逐步掌握创造的方法,课余多观察,使课堂教学内容与生活实践有机结合在一起,并得到升华和发展,开扩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创造能力。从而改变那种一堂课下来,全班作品一个面孔的现象。
四、增强体验,增加合作
在新课标中,综合·探索领域强调通过综合性美术活动的体验学习,引导学生主动探求、研究创造,运用综合性知识技能去制作、表现和展示,唤起学生对未知领域的探求欲望,体验愉悦和成就感,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学会探究与发现,找到不同知识之间的关联,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可采用悬念引新、激发兴趣、启发诱导、发散思维的探究学习方式,有意识设置一些环节,让学生面对具有挑战性的学习过程,给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在这一过程中,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合理运用于美术教学中,合作学习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能满足学生心理需要,提高学生自尊,促进学生情感发展与同学间互爱及学生社交能力的提高。通过这种形式的教学,学生可以较好地适应将来在校外可能遇到的各种能力差异,使个别差异在集体教学中发挥积极作用。
新课程的环境中,教师和学生同是课堂中心,共同营造新的课堂,参与课程改革的教师将在新课程中实现自身的发展,与新课程一起成长,特别重视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与创新意识,对学生进行感知美、认识美、了解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教育,陶冶美的情操激发追求美的欲望,促进学生创造美的能力的发展,在美术课的教学活动中更好地实施美育教育。
马约尔先生有一句耐人寻味的话:“我们留下一个什么样的世界给子孙后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给世界留下什么样的子孙后代”。现在的学生正是未来的创造者,他们的创新能力将影响着一个民族能否自立于世界之林,能否位于科学技术的制高点。而这一切又深深依赖于一个国家和民族创新教育能否得以顺利实施。面对如此重任,我想我们要做的还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