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中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语文教研组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24/6/20 18:50:09 作者:张秀 浏览量:627次
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语文教研组工作总结
根据学校新学期的工作指导思想,对照《普通高中学校办学质量评价指标》,助力学生健康成长、学业进展、全面发展,本学期针对我校生源实际,教研组工作要努力在推动教研与备课的落实、督促课堂教学组织的落实、检查训练与作业的落实三个方面取得明显成效。继续以两组建设为主要抓手,更新教学观念,优化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继续以强化教学常规管理和校本课程开发与建设、以提高校本教研质量为重要途径,落实教学常规, 实现强化细节管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以求真务实的态度,扎扎实实工作,让语文组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现将本学期的教研组工作作如下总结:
一.主要工作
1.为了更好地了解新高考形势,更好地提高学生阅读与写作能力,秦淮中学语文教研组决定于3月13日开展教研组活动,李敏老师做了《厚积薄发,随机应变------浅谈高考动向与应对策略》的讲座,语文组老师准时参加教研组活动,积极交流讨论。
2、 3月13日与5月23日共组织了两次校内二次培训。语文组全体老师,在录播教室认真聆听了李敏老师的讲座,语文组老师热烈交流研讨。
3、为了进一步加强对新教材、新高考的教学研究,结合新课程标准“任务驱动,问题导学”教学模式的实践,借智聚力,提升基础年级新授课的教学效率,5月23日举办了江宁区五校联合体语文学科的教学研讨活动,王露浛老师和倪彩云老师开设区级公开课。
4.3月21日,组织不满四十周岁的语文老师与学生同步参加南京市语文一模考试。
5.组织了高一语文备课组全体老师积极备考江宁区新课标考试。老师们认真准备,下载打印相关资料,自主学习,交流学习心得,并组织模拟考试。在4月24日,集体参加了江宁区新课标考试。
6.4月25日,区教研室对我校进行了为期一天的教学视导。语文组组织三个备课组的老师陪同听课,每位授课教师都做了充足的准备,以饱满的热情向专家们展现秦中教师的风采,充分体现出学校打造的“实效课堂”教学模式。
7.5月8日,语文组组织了三十五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师进行“五四青优”评比活动,语文组6位青年教师( 王露浛 任瑞卿 陈颖 白潮 陈明珠 文涵博)在录播教室以无生课堂的形式授课并课后答辩,张秀老师,宋慧敏老师作为评委参与整个说课比赛。
8.精心组织学生参加第二十一届“叶圣陶杯”全国中学生新作文大赛。
二.取得的成效
1、认真组织好各种类型的教学公开课。本学期,年青教师王露浛和区青优倪彩云老师开设区级公开课,市青优宋慧敏老师徐静老师做了总结性点评;王露浛开设一节校级公开课,张秀老师评课。
2.成功组织两次校内二次培训。
3.在江宁区新课标考试中,王露浛张秀陈颖老师获得一等奖,宋慧敏王梅张居祥文涵博张仕梅老师获得二等奖。
4.在校五四青优评比中,王露浛老师和任白潮老师获得一等奖,任瑞卿老师陈明珠老师陈颖老师获得二等奖。
5.在第二十一届“叶圣陶杯”全国中学生新作文大赛中,多名学生获得奖项,15位同学荣获省级一等奖,其中11位代表学校参加了总决赛,成绩喜人。
三.问题和不足
1.对高考信息的把握还不够全面准确。
去年的新高考语文试卷稳中有变,今年的新高考语文试卷仍然稳中有变,如果我们只是追着高考走,只能永远落在后面。今后,如何更有效地针对性复习?应该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以不变应万变。
2. 生源越来越差
随着市区高中的扩招,我校生源越来越不理想,学生在语文学习的时间投入是极其有限的,而且书面作业的质量也较低,语文学科的学习处于可学可不学的尴尬处境。如何改变这种情况,有待我们研究。
3、新教材的教学中,情境和任务的创设如何贴合文本,如何真正成为解读文本的有效推手,值得探究。
四.今后的设想
下学期,根据上级主管部门和学校的安排,继续认真做好教研组建设工作。新学期高三将继续进行新高考模式的探究;高一高二会更加大胆地倡导鼓励读写一体化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