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教研组>>美术教研组>>活动剪影>> 文章
致美术生学习的一封信

发布时间:2014/9/5 7:51:02 作者:毛爱宾 浏览量:1644次

致美术生学习的一封信

 

亲爱的同学:

   我们45名来自不同班级、年级的青春少年,经过大家两个月共同的努力,我们班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得到了年级组的肯定、学校领导的信任、家长的放心、班级任课老师的赞同。在这一片大好形势下,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大脑,认真分析,对待自己的学习,下面是我摘录的一段对美术生学习的一段文字,希望对大家的专业学习有所帮助。

首先,专业学习不能过分依老师的指导,个人积极主动地学习与研究是非常重要的。这就跟学习文化课一样,在同一个班级中有成绩好的也有成绩差的学生。成绩好的学生是因为他能体会到学习是一种快乐,所以会不停地去琢磨和钻研;反之,文化课成绩较差的学生不愿意去主动学习,往往觉得学习是一种痛苦。学习绘画也是如此,自己若能主动、独立地去研究、体会、感受和练习,不满足于一知半解或似是而非,学会了较为客观的自我批评与肯定,掌握这种自学能力是成为艺术家的必备条件之一。因此,学生自己学习态度的好坏基本上已决定了成绩的高低。

其次,从师于好的老师和阅读好的美术书籍也是极其重要的。以下几点是一个优秀考生应该具备的必要条件。

1、看

①看书是学习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认真解读与思考是极其重要的。书只有看懂了,知识才能被吸收,我们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有最快的提高。

②看书可以让我们养成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发现美的习惯,从而进行一种绘画的思考。

2、思考

①无论在作画时还是在平时时,都应该多从构图、形、空间、黑白灰关系、细节及可能用到的表现材料与技法方面进行思考。

②思考应时刻在生活中进行,当你什么时候真正可以从绘画者的角度在日常生活中去看时.也就可以说你已经进入到绘画的思考状态了.同时也就在脑海中积累了许多生动丰富的画面。因此,只有多思考才能事半功倍。

3、勤奋与努力

历史上被认为缺乏艺术才能,但后来却成为名家和大师的大有人在。对于学画者而言,有太多的大师和名家都勤奋、努力地进行创作。比如莫奈、德加、门采尔、凡高等,他们都有数不尽的画作供大家借鉴。难道咱们不应该更加努力一些吗?

4、热爱

①发自内心的热爱艺术,是我们画好画的前提条件。只有热爱绘画才有感受.当然感受的深化与升华又离不开理性的思维引导。

②绘画感受与兴趣是可以经过后天培养的。只要你主动、勤奋、努力并善于思考,我们相信你的进步会很快的。在学习的某些阶段也许会相对枯燥一些,这时就需要学生硬着头皮,耐住寂寞,也要坚持学好。要学得进去.从“无法”到“有法”;还要能跳得出来,再从“有法”到“无法”。所谓“跳出来”是需要经过艰苦的艺术磨练,这是一个更高层次的问题。

5、状态

①画画需要状态。只有在最佳状态时才能画出最好的作品。所谓没有状态.是因为考生盲目地抄袭对象,没有用心去解决绘画中的基本问题。

②状态是可以培养的。如每天晚上都要主动对当天的作业进行总结。同时为第二天的课程作好充分的心理准备,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③享受是绘画的顶级状态。在绘画过程中需要作者对画面的表现付出情感,享受绘画的乐趣,感受其中的魅力。如果能做到这一点.其作品一定是很感人的。

6、自信

①只有自信才能画出优秀的作品。一定要相信自己能做到最好,不要盲目地崇拜别人的作品。聪明的学生要学会分析、借鉴优秀作品的本质和技法,提炼值得学习的精华。

②自信来源于对绘画的充分理解,它应该建立在对每项学科的熟练掌握之上。

7、技法

①技法是指表现手法。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先从美术基础系列丛书中所提供的各种表现技法选择其中最适合自己的一种来进行研究与学习。

②技法是一种才能的展现。素描、速写与色彩在解决基本造型问题的同时,均可运用摆、揉、抹、提、写等表现技法并相互交叉使用.画面效果强烈.富有激情。

8、大胆与肯定

①肯定是所有优秀绘画作品都必须具备的优点。

②所谓“胆大心细,就是指以猛、准、狠的手法来表现画面的同时,眼睛的观察却是细致入微的。

素描、色彩、速写的概念

素描——是一切绘画的基础,是一门相对理性的学科(静心研究的成分相对多一些,并且在大家学艺过程中及所有院校的课程安排中占了大量时间)

色彩——是一门相对感性的学科(对自己最初的色彩感受.要大胆地表现.也可通过规律的认识和理解,加以理性的分析和判断逐步提高眼力.使画面呈现出一种魅力)

速写——可分为应试速写和生活速写。应试速写是需要建立在对人体解剖知识了解的基础上,并且经过长时间的训练而熟练掌握的。生活速写是正课之外的一种必要的拓宽训练.可对生活周围的一切事物.如人物、特定气氛、风景及局部特写等进行描绘.并且在材料上也可以进行多种尝试。这对于素描、色彩、应试速写来说,无论在绘画感受及造型能力还是手头熟练性等方面都有着直接的帮助。

主办单位:南京市秦淮中学

地址:江宁区东山镇宁中巷4号

版权所有 南京市秦淮中学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s

办 公 室:025-52284446 高一年级:025-52199319

德 育 处:025-52192720 高二年级:025-52199361

教 务 处:025-52281179 高三年级:025-52199327

校 团 委:025-52199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