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第一次模拟考试政治质量分析
发布时间:2024/4/3 9:52:27 作者:翁员媛 浏览量:858次
秦淮中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高三政治备课组集体备课4.3
高三一模考试之后,为进一步反思一模考试得失,以及二轮复习策略的提升,明确教学具体要求,更好地交流学习教学成功的经验和做法,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南京市秦淮中学高三政治组开展了集体备课活动。结合本次一模考试,对优秀班级的优秀教师教学的优秀做法展开交流,精准把握复习方向与策略,提升我校高三政治教学质量水平。
活动主题:一模考试质量分析
一、活动方案
活动时间:2024年4月3日星期三
参加人员:高三政治备课组成员
活动地点:求索楼录播教室
活动流程:
(1)签到
(2)集体研讨
二、研讨记录
三、其他过程性材料
四、活动总结
下阶段复习建议
(一)科学、合理制定复习计划
针对各模块的难易程度及所占分值比例进行时间安排,也可以打破模块顺序进行必修和选择性必修的融合进行专题复习。
1.时间安排:
根据各校的教学进度和学情,合理规划,自行确定时间表。可以采取一轮复习稳扎稳打+滚动训练的无分段安排,也可以采取集中完成一轮复习+集中综合训练专题复习的分段式安排,一切以效果为导向。
2.复习重点:
巩固基础、完善体系、综合应用、提高能力。
3.主要任务:
知识整合(以专题知识为主线,以必备知识为重点,进行知识整合、融会贯通,形成立体的知识网络),梳理体系,跨单元、跨模块知识建构建,加大思维的力度与深度;
热点关注,以知识带热点,以热点拓宽学生的视野,根据热点话题(二十大、中国式现代化、乡村振兴、新发展格局等),选定有价值的大观念(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俄乌冲突、一带一路十周年、新质生产力等),精心设计有价值的问题,提升学生运用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素养。
拾遗补缺,克服前学后忘,设计有效率、有针对性、基于理解的知识记忆方案。
(二) 优化、改进复习备考方式
1.研究真题,把握命题方向。
纵览考情明方向,通过分析高考真题的走势,明确教学中应注意的重点专题。要提升对新高考命题的“趋势把握”。高考命题体现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强调根据学科内容之间的内在关联,按照课程内容标准与学业质量标准,梳理相关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思维方法,加强思维方法的考查。
2.比较反思,推进复习深化。
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相似易混点进行比较、对相似情境不同设问进行比较、对相似设问不同模块进行比较;教师既要深入细节,深入情境,也要跳出模块,关注模块之间的联系,把教学向纵深推进。
3.精准施策,提高教学针对性。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立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对于基础比较扎实的学生,增加提升性训练,提高问题分析能力,有序表达能力,力争做到问题“答得全、答得准、答得精”;对于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继续狠抓基础知识、基本问题的记忆、理解、运用,拿稳基础分,建议回答问题“以广度优势弥补深度劣势”。
4.有取有舍,提升课堂效率。
通过“三讲三不讲 ”,解决复习时间紧张及效率低下的问题。一方面,过易的问题(学生通过看书做题能解决的问题)不讲;过偏的问题(不符合考纲要求、思维怪诞的问题)不讲;过难的问题(超越高考题难度的问题,讲了也不懂的问题)不讲。另一方面,重点讲学生理解不了的问题(重点、疑点、难点);讲学生归纳不了的问题(规律、方法);讲学生运用不了的问题(迁移、思路)。
5.分类归纳,探索解题规律。
可以对题型进行专项归纳:传导类、漫画类选择题;辨析评析类、体现说明类、原因意义类、措施建议类、开放探究类等非选择题,试题选择以近三年高考真题或模拟考试题为主。学生先作答教师再批改、点评,学生根据教师点评明确解题思路,再次书写答案。通过专项复习,探索、总结出解题的一般方法和不同题型的具体方法,并进行必要的变式训练,加以巩固,提升学生应考能力。
(三)关注情绪与信心,形成良性互动
随着高考临近,学生的压力越来越大,非智力因素对教学的影响越来越明显。作为高三政治教师还应当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情绪、信心,多鼓励、多认可,多给予具体建议少进行定性批评,形成师生之间的信任感、目标感,促进教学效果提升。
总之,现阶段是二轮复习的进行时,也是学生综合能力迅速提升的阶段。教师要从知识、能力、方法、心态多角度思考教学、关注学生,把握各方因素形成合力,促进学生的能力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