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政治备课组计划
发布时间:2014/2/15 10:46:41 作者:33485 浏览量:2180次
南京市秦淮中学2014届高三政治第二学期备课组复习计划
备课组长: 周志芳
一、确立指导思想,明确目标
树立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自我加压、鼓足干劲、科学备考。以教学为中心、以学生为根本,夯实基础、提高能力、训练思维,增强高三政治复习的计划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团结协作、和谐备考。
二、分析高考试题,把握导向
1、夯实基础知识,注重政治理论素养。从近几年的高考政治试题来看,试题的编制和答案的组织都贴近教材,部分试题甚至直接用教材中的知识命题。所以,必须十分重视基础知识。
①重视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对《考试说明》规定的考点,要全面识记,深刻理解,才能真正做到“以不变应万变”。如果对某个知识点一无所知或知之不全,一旦考到就很难得到高分,对于考点的理解,必须抓住“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
②学会对知识的整合和重组,真正做到融合贯通。
2、把握时代脉搏,注重政治敏锐性。近几年的政治高考往往迎着社会热点上,以现实问题为载体,设置一些新情景、新材料、多角度、多层面、全方位立意问题,所以,必须对热点问题予以高度关注。
①全面把握和深刻认识热点问题,要把握那些体现国家意志和利益,体现人类追求,影响最大,与所学学科内容有着必须联系的内容。
②运用学科知识对热点问题进行恰当分析。要体会和领悟热点问题在知识上最有意义的切入角度,做到教材与问题的有机结合,对每一热点要从经济学、哲学、政治学三个角度进行全面深入分析,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三、科学严密安排,步步为营
(一)掌握要领:一是立足课堂,教材课标要吃透。二是狠抓基础,高考考点要落实。三是精讲精练,每日一练讲评好。四是突破难点,易错易混要分清。五是把握解题规范,提高解题能力。
(二)把握学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所有的安排必须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校现有政治选修学生133人,针对我校学生基础知识不够扎实,知识系统性不够明确,对热点关注不够及解题技巧欠缺,安排具体计划、措施及目标。
四、二轮复习的策略与方法
1. 关于学科知识专题复习
(1)构建学科知识体系,突破“高原现象”。二轮复习的重心还是以基础知识的把握为主,并在此基础上注重学科知识体系的构建。要求学生能够将考点知识融会贯通,通过习题训练培养比较成熟的学科思想、方法、能力,掌握学科认知活动的规律,扩展学生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广度和深度,树立坚定的信心和信念,突破学习中的“高原现象”。
(2)大力提升学科能力,坚持循序渐进。提升学生的学科能力是一个系统工程,贯穿于复习工作的各个阶段,应该认真思考各阶段能力要求的重点,使各阶段教学复习工作有机整合。这不仅可以避免各阶段教学之间的简单重复,又有助于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实现复习效益最大化。二轮复习要统筹安排学生练习,循序渐进,使学生练习系列化,能力培养阶段化,以期收到厚积薄发、水到渠成的良好效果。
2.关于时事、政策教育和社会热点问题
做好时事、政策教育工作,解读社会热点,这是中学政治课教学区别于其他学科的重要特点,也是高三政治二轮复习迎考的重要内容。政策及热点专题教学是开阔学生视野,系统了解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的基本知识,把握国内外时事热点的来龙去脉,掌握观察、分析社会问题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的重要途径。这一工作在高考二轮复习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
五、具体措施
1、认真学习和研究《考试说明》,结合课标中的识记、理解和运用的不同层次的基本要求,将其准确地贯彻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
2、提高课堂效益。精心准备好每一堂课,一定做到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充分利用有限课时,努力提高课堂效率,重点突出,难点讲透。
3、加强学习,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研究和思考获得结论。
4、提高教学针对性、加强个别辅导。分优生、边缘生、专业生三种情况进行个别辅导,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辅导计划。
5、在认真备课、讲课的基础上,积极参加有关教研活动,同组内同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有意识地捕捉教学和教育信息,更新教育教学理论,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教学改革的新要求。
六、复习进度安排
从2014年2月开学至二模前,本学科内知识的复习与综合运用,分专题进行复习,在课时分配上灵活处理,讲练结合,并穿插时政内容和专题训练。具体复习进度见下表:
南京市秦淮中学2014届高三第二学期教学计划
周次 |
课时 |
教学内容 |
教学目标 | |
知识 |
能力 | |||
1-3 |
|
商品、货币与价格 |
人民币币值稳定、外汇政策 |
正确的金钱观 |
|
消费与投资理财 |
消费、理财、就业、维权 |
正确的消费观、理财观、就业观、维权观 | |
|
企业经营与劳动就业 |
质量、市场、诚信、科学发展 |
科学发展观 | |
|
基本经济制度与分配制度 |
基本经济制度、分配制度、财政、货币政策 |
效率与公平 | |
|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市场调节、宏观调控 |
科学发展 | |
4-5 |
|
公民的政治参与 |
公民的权利与义务 |
自觉参与 |
|
政府的职能与外交政策 |
职能、宗旨、原则、依法、监督 |
国家利益 外交政策 | |
|
我国的民主制度 |
民主政治建设 |
坚持政治制度 | |
6-7 |
|
文化的作用及其传承与创新 |
文化作用、特点、交流、传承、创新 |
中外文化交流 |
|
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中国先进文化 |
中华民族精神及培育 |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 |
8-9 |
|
辨证唯物论与认识论 |
物质、意识、规律、实践、真理 |
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 |
|
唯物辨证法 |
联系、发展、矛盾 |
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 | |
|
唯物史观与价值选择 |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价值观 |
坚持唯物史观、实践的观点 | |
10 |
|
国常知识复习 |
英、法、美、中、国际组织 |
|
11 |
|
跨模块选择题专练 |
|
|
|
图表解读题专练 |
|
| |
12 |
|
原因意义题 |
|
|
|
体现认识题 |
|
| |
13 |
|
建议措施题 |
|
|
|
观点评析题 |
|
| |
14 |
|
创新题型与时政 |
|
|
15-16 |
|
回归教材、查漏补缺 |
|
|
2014、2
附表一:高三政治备课组推磨听课表:(2014、2)
周 次 |
班 级 |
内 容 |
1 |
高三(10)班 |
《经济生活》二轮复习 专题一 (周志芳) |
7 |
高三(1)班 |
《政治生活》二轮复习专题三 (王金平) |
10 |
高三(10)班 |
《生活与哲学》二轮复习专题一 (周志芳) |
13 |
高三(1)班= |
《生活与哲学》二轮复习专题四 (王金平) |
|
= |
|
|
= |
|
附表二:高三政治备课组课时进度及集体备课表:(2014、2)
周 次 |
日 期 |
内 容 |
1 |
2、17-2、21 |
《经济生活》二轮复习 专题一 (周志芳主备) |
2 |
2、24-2、28 |
《经济生活》二轮复习 专题二 (周志芳主备) |
3 |
3、3-3、7 |
《经济生活》二轮复习 专题三 (周志芳主备) |
4 |
3、10-3、14 |
《经济生活》二轮复习 专题四 (周志芳主备) |
5 |
3、17-3、21. |
《政治生活》二轮复习专题一 (周志芳主备) |
6 |
3、24-3、28 |
《政治生活》二轮复习专题二 (王金平主备) |
7 |
3、31- 4、4 |
《政治生活》二轮复习专题三 (王金平主备) |
8 |
4、7 - 4、11 |
《文化生活 》二轮复习专题一 (王金平主备) |
9 |
4、13-4、18 |
《文化生活 》二轮复习专题二 (王金平主备) |
10 |
4、21-4、25 |
《生活与哲学》二轮复习专题一 (周志芳主备) |
11 |
4、28-5、2 |
《生活与哲学》二轮复习专题二 (周志芳主备) |
12 |
5、5- 5、9 |
《生活与哲学》二轮复习专题三 (周志芳主备) |
13 |
5、12- 5、15 |
《生活与哲学》二轮复习专题四 (周志芳主备) |
14 |
5、19-5、23 |
《国家与国际组织常识 》二轮复习专题 (王金平主备) |
15 |
5、26-5、30 |
回归课本、查漏补缺 |
16 |
6、2- 6、3、6 |
回归课本、查漏补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