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中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信息技术教研组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23/9/22 14:27:25 作者:吕健 浏览量:866次
秦淮中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信息技术教研组工作计划
一、工作目标
围绕学校新学期的工作总目标,坚持立德树人的课程价值观,以新课程标准为教研导向,以“全面提升高中学生信息素养”为目标,加强教学教研,更新教学观念,探索新课标下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规律、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提升教学质量。
二、工作重点
1、积极开展教研组活动。按照学校教务处两组建设和教学“五认真”相关要求,发挥组内教师集体力量,制定有针对性、切合实际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积极组织开展教研组活动,做好集体备课、推磨听课、评课研讨等工作。
2、做好信息技术合格性考试的复习迎考工作。重视常态课堂教学,注重学生信息意识和计算思维的培养,认真备好每节课,上好每节课,课后积极反思,根据教学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复习课效率,为合格性考试打好基础。
3、落实好校本课程和兴趣小组建设工作。按计划做好校本课程的教学工作,在教学中发现对信息技术感兴趣、有一定探究应用能力的学生,并组织相关学生积极参加各级各类信息技术相关比赛。
4、配合学校工作,做好学校网络等相关维护工作,做好各级网站的建设和管理工作。
三、工作措施
1、关注常态课堂,上好每一节课。
对照新课标,围绕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以“全面提升学生信息素养”为基本目标,落实好常态课的教学,以提高学生复习效率为前提,备好每节课,上好每节课,减少学生的无效投入。
2、落实教学“五认真”,做好教学常规管理工作。
日常工作中,定期、不定期的组织开展相关的检查或抽查工作,加强对教师深度备课、集体备课、二次备课及推磨听课的监督和管理,落实好相关教学要求,切实提高备课和上课的质量,提高学习效率。
3、加强学习交流,开拓视野,提升教师素质。
加强组内的学习交流,落实好组内听课、评课活动,不断改进教育教学策略和行为;积极参加市、区教研活动和网络教研活动,拓宽教研渠道,开拓教师视野,提高教师自身专业素质,促进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
4、做好校本课程的开发和教学资源库的建设
加强校本课程的开发和教学工作,修改完善电子教案、制作课件、网站、微视频等,积累教学资源,形成系统、完整的校内共享资源库,满足学生不同层次的个性化发展的需要,促进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升。
四、教学进度安排
根据学习课务安排,本学期高二开设信息课,每周2课时。
高二年级:(预计第16周信息技术合格性考试)
第 1 周——第 2 周 WPS表格
第 3 周——第 4 周 ACCESS数据库
第 5 周——第 8 周 信息系统
第 9 周——第 14周 第一轮复习
第15周——第 17 周 第二轮复习,补差,强化练习
五、教研组活动安排
教研活动时间安排在周五上午,如遇市区教研活动,则顺延至下一周;推磨听课时间按照具体课表,课后研讨。
时间 | 活 动 内 容 | 备 注 |
2023.9.1 | 制定教研组工作计划、教学进度、集体备课 | 负责人:肖小桃、吕健 |
第3周 (9.18-9.22) | 听课、研讨 | 开课人:刘付燕、冯阳旭 |
第6周 (10.9-10.13) | 听课、研讨 | 开课人:林欣、胡翠丽 |
第9周 (10.30-11.3) | 听课、研讨 | 开课人:张晓蕾、肖小桃 |
第12周 (11.20-11.24) | 听课、研讨 | 开课人:吕健 |
第15周 (12.11-12.15) | 集体备课 | 负责人:肖小桃、吕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