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中学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历史备课组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23/9/14 15:18:36 作者:王业 浏览量:940次
秦淮中学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历史备课组工作计划
一、工作目标
依据学校本学期规定的各项工作计划,以教改为动力,认真研究新教材,切实落实学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教学工作计划,围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一中心任务,以创新的思路和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把课改的新思想、新理念和历史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设想结合起来。转变思想,积极探索,改革教学,树立科学的教育教学质量观,组织本组教师不断学习探求新的教育观念和教育理论,认真学习历史专业知识,提高本学科的教学质量,保证本学科的期末统考成绩与兄弟学校差距不大。对教学各个层面的要求如下:
1、教学进度
本学期的教学任务包括:上半学期必须完成《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前四个单元14课的新课内容,期中考试后完成全册课本的新课学习,争取期末考试取得好成绩。
2、集体备课
本学期的高一历史备课要做到既有结合又有个性发挥,新老结合,取长补短。备课组成员共同承担收集整理教学资料任务并做到资源高度共享,包括网上资源的收集(课件、试题练习)、单元练习、考试题目的编制。每人在讲授新课前认真钻研教学内容,并于备课组会上作教材分析发言,同时要在教授该内容期间提供所有材料(教案、课件)供本备课组成员参考。杜绝不加修改的使用别人教案或直接使用从网上下载的教案,要做到教学资源的优化处理。课件主要是为了突破难点而作,应参考一些优秀的资料,借鉴其中认为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表述、材料或事例,再参考多种版本的课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创造性地补充一些实际有效的东西,使在单位时间内的教学效率得到提高。
3、教学要求
本学期所有班级的教学都要以“立足课本、狠抓基础、培养习惯”为教学指导思想,做到“起点要低,讲解要透,因人施教”。尤其注意培养学生的听课、作业、笔记、积极思维、自主学习等行为习惯。坚持抓学生基本素质的积累。另外,强化班、普通班在教学目标、实施方面要有一定的区别。每一单元都要进行规范系统地练习、测试,及时了解学生存在的问题,发现问题及时辅导,帮助学生调整学习方法,快速成长。
具体而言,在课堂教学上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不停留在简单地传授书本知识层面,对教材要进行一定程度的拓展,努力挖掘趣味性的内容,并将实际生活中能碰到的情况、时事新闻等引入到教学中,达到激发学生兴趣的目的。要把书本枯燥的理论,转化为通俗易懂的例子,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提高学习兴趣。
(2)注意从实际出发,由感性到理性;注意运用对比的方法,比较相近的知识点;注意从已有知识出发,启发学生思考。
(3)加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比较问题、归纳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措施
1、按照拟定的安排表进行集体备课活动,教学中遇到问题随时讨论;每次活动有明确的内容;每课或联系较紧密的几课定一中心发言人,负责教学的整体设计,提出教学的设想,大家讨论补充,探究最佳方案,实现资源共享。做到“三备”――解决教材中的重点、难点问题,采取的具体教学方法,特别侧重学生学习式的设计。做到备课组“目标统一、内容统一、进度统一、作业统一、测试统一”。通过教师间的合作探究,提高整体的备课质量和教学质量,争取每节都是优质课。
2、组织教学研究课,加强集体听课评课,并积极向其他备课组学习,努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促进新课程理念的实施和新型教学模式的形成。
3、组织好新老教师“一帮一”结对子的活动,积极听课、评课,互相学习。
4、积极参加校内外组织的教学研究活动,并努力出色完成年级组交给的各项任务。
三、活动安排
1、教学进度安排表
教学内容  | 课时数  | 周次  | 
导言课 第一单元前4课  | 10  | 第1—3周  | 
第二单元 第5课至第8课  | 6  | 第4-5周  | 
第三单元 第9至11课  | 6  | 第6-7周  | 
第四单元 第12至14课  | 6  | 第8-9周  | 
期中复习迎考  | 第9-10周  | |
期中考试  | 第11周上半周  | |
期中试卷讲评 第五单元第15至17课  | 5  | 第11下半周-12周  | 
第六单元 第18至19课  | 3  | 第13周  | 
第七单元 第20至21课  | 3  | 第14周  | 
第八单元 第22至24课  | 3  | 第15周  | 
第九单元 第25至26课  | 3  | 第16周  | 
第十单元 第27至28课  | 3  | 第17周  | 
第十一单元 第29至30课  | 2  | 第18周上半周  | 
期末复习  | 第18周下半周-第20周上班周  | |
期末考试  | 第20周下半周  | 
2、备课组周活动计划
周次  | 集体备课  | ||||
内容  | 主备人  | ||||
1  | 讨论:初高中衔接教学 备课组工作计划的制定  | 王业  | |||
2  | 教学整合和作业安排  | 李娟  | |||
9  | 期中考试复习迎考  | 刘娟  | |||
18  | 期末考试复习迎考  | 许红美  | |||
周次  | 推磨听课  | ||||
内容  | 班级  | 开课人  | 评课人  | ||
4  |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 待定  | 王博  | 刘娟  | |
9  |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和文化》  | 待定  | 王业  | 李娟  | |
13  |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 待定  | 李娟  | 王博  | |
16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 待定  | 刘娟  | 许红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