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教研组>>数学教研组>> 文章
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年级数学学科第一次备课组活动

发布时间:2023/2/9 19:28:53 作者:吉文勇 浏览量:398次

N[(SJ~))BJMYPH`ZU9$_ONF.png


   活动主题一:                    


                 2022-2023学年第学期高二年级数学学科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在学校教学工作意见指导下,在学部工作的框架下,认真落实学校对工作的各项要求,严格执行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制度和要求,强化数学教学研究,提高教学、教研水平,明确任务,团结协作,圆满完成教学教研任务。

、教学目标

(一)情意目标  

1)通过分析问题的方法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的兴趣。 

2)提供生活背景,通过数学建模,让学生体会数学就在身边,培养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3)在探究不等式的性质、立体几何的结构特征、直线与方程圆与方程的位置关系的过程中,学生体验获得数学规律的艰辛和乐趣,在分组研究合作学习中学会交流、相互评价,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4)基于情意目标,调控教学流程,坚定学习信念和学习信心。   

5)还时空给学生、还课堂给学生、还探索和发现权给学生,给予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机会,在发展他们思维能力的同时,发展他们的数学情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和追求数学的科学精神。   

6)让学生体验“发现——挫折——矛盾——顿悟——新的发现”这一科学发现历程法。   

(二)能力要求   

1、培养学生记忆能力。   

1)通过定义、命题的总体结构教学,揭示其本质特点和相互关系,培养对数学本质问题的背景事实及具体数据的记忆。   

2)通过揭示体积公式、直线的方程、圆的方程和图形的对应关系,培养记忆能力。  

 2、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1)通过概率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2)加强对概念、公式、法则的明确性和灵活性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3)通过立体几何公式、直线的公式、直线的方程、圆的方程的教学,提高学生的运算过程具有明晰性、合理性、简捷性能力。   

4)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培养正确、迅速与合理、灵活的运算能力,促使知识间的滲透和迁移。   

5)利用数形结合,另辟蹊径,提高学生运算能力

三:教学措施

我认真阅读新课标,钻研新教材,熟悉教材内容,查阅教学资料,适当增减教学内容, 认真细致的备好每一节课,真正做到重点明确,难点分解。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在备课组内讨论。深入了解学生,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设计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去”,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知识与技能要求得到落实,数学思维能力得到提高要根据不同层次的班,不同基础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在作业练习方面,精心出好题目,努力提高教学成绩。

正确合理利用导学案。

现行的导学案是很好的教学辅助资料。班内学生合理分组,分工明确

1、本学期我采取的教学模式是:四点------学知识点、抓重点、找疑点、攻难点。

学知识点-----学会本节课应该学会的知识点、本单元的知识点、本册的知识点。熟知应掌握的概念、法则、定理、公式等。

抓重点--------抓住本节课本单元本册的的重点。并灵活地运用其中的公式定理法则等学以致用,会做相应的习题,特别是重点习题。

找疑点--------每节课都让学生找出自己的疑问、疑点,教师采取相应的措施帮助学生解疑化难。

攻难点-------对于本节课,本单元的难点及重点,教师要集中精力对学生加强训练,引导学生反复练习,形成数学能力,化解难点。

2、抓住公式的推导和内在联系;加强复习检查工作;抓住典型例题的分析,讲清解题的关键和基本方法,注重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作业练习的成效性对学生的每次作业不仅要认真批改,还要做好登记,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对于好的要公开表扬,做错的指导督促学生订正,这样做可以很好地提高学生学习的成效性。

4、总结学习方法。针对学生接受知识困难、又非常容易遗忘的特点,在教学中最关键的是要总结好学习方法。只有总结好了方法才会学有所获。

5、在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加强引导,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注重培养学生兴趣和主动性。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勇于探索。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努力提高学生成绩。

6、照顾全体学生,提高尖子生;带好中等生;抓住后进生。以优带差,共同提高。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让学生快乐地学习。

7、千方百计想出最直观的教学方法,把课程讲明白,直到学生弄明白为止。多使用直观简捷的教学方法,注重兴趣教学。

8、根据学生容易遗忘的特点,要及时有效地搞好复习。课前提问抓住重点,每周的自习课搞好一周的复习巩固,做好每个单元的训练。

四:数学课堂的教学建议

教学目标制定要突出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首先要在课程目标体系视角下,整体把握核心素养的要求。《普通高中数学课程课标(2017版)》(以下简称《课标》)中的课程目标体系是由课程总目标、阶段目标(核心素养水平要求)、具体内容目标三个系统构成。《课标》在课程目标部分呈现了数学课程的总目标,在学业质量部分呈现了阶段目标,在课程内容部分呈现了主题单元下的具体内容目标。课程目标的课程总目标包括获得四基,提高四能,发展六个核心素养,形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四个方面,是一个系统的递进式的目标系统。课程内容部分分主题单元、用不同类型的行为动词描述了对主题单元下每个具体内容的结果性目标和过程性目标要求。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要将这些目标分解落实到具体课节中。

其次,要理解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及其发展特点。《课标》对六个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和学科价值、主要表现以及高中阶段数学学科核心素养达成的三级水平进行了具体描述,并指出水平的达成具有阶段性、连续性、整合性特点。

再次,要注意核心素养与具体教学内容的关联。《课标》中的课程内容纵向可分为主线、主题、单元,横向可分为必修、选择性必修、选修。横向看对应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三级水平,从纵向看思考各主线、主题、单元内容与哪些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有关联。

最后要通过特定教学任务落实发展核心素养的目标。有利于核心素养形成的教学任务包括数学建模和数学探究活动,学生自主梳理总结知识的活动,学生自主解决带有情境和问题的活动等。

情境创设和问题设计要有利于发展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在创设教学情境为学生提供解决问题机会时,首先要抓住数学的本质,围绕数学中最重要、本质的概念、原理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来创设教学情境和提出问题,问题设计要突出创新。数学教学情境和问题是多样化的,包括现实的、数学的、科学的,结合教学任务及蕴含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设计切合学生实际的情境和问题,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现象、发现问题,使用恰当的数学语言、模型描述问题,用数学的思想、方法解决问题。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理解数学的本质,促进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整体把握教学内容,促进数学学科核心素养连续性和阶段性发展。《课标》从整体把握课程内容、开展数学建模和数学探究活动、融入数学文化三个方面,对如何整体把握教学内容提出了建议。高中数学课程分为必修、选择性必修、选修三类。课程内容按照函数、集合与代数、概率与统计、数学建模活动与数学探究活动四条主线开展,同时把数学文化融入数学课程内容中。教师应用分别从知识视角、思想方法的视角、素养角度梳理四条主线在三类课程中的具体要求。

既要重视教,更要重视学,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学习的表现指标为乐学善学、勤于反思。《课标》建议数学教学活动重心应从关注教转到关注学,重心放在促进学生学会学习上,教师所有教学手段、方式的运用都是为了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学。教师教学方式运用的落脚点最终是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自觉地发展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数学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讲授和练习,阅读自学、独立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的重要方式。加强学法指导,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高中数学学习除了预习、复习、练习等方法外,还应包括在特定学习任务情境中观察、阅读、提问、纠错、反思、梳理、总结、表达、交流等方法。

整体设计与实施教学,促进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发展。《课标》提出数学教学中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建议,落实这些建议的关键是实施主题教学,即提倡整体教学观。主题教学与单元教学、项目学习、深度学习的含义是一致的,就是从关注一节课、一节课的教学到关注更大范围(如一个单元、一章、一个主题)的教学。数学主题教学设计的基本操作步骤为:确定主题内容、整体分析教学要素、编制主题教学目标、设计主题教学流程、评价反思及改进。

确定主题教学内容可以以重要的数学概念或核心数学知识为主线组织的知识类主题;可以以数学思想方法为主线组织的方法类主题;可以以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基本能力为主线的素养类主题。

整体分析教学要素包括六个方面,数学分析、课标分析、学情分析、教材分析、重难点分析、教学方式分析。

编制主题教学目标是主题教学过程设计的依据,一方面凸显其整体性与统领性,另一方面要呈现出一定的层序性。

设计主题教学流程在两个层次上展开,一是主题整体流程,指的是整个主题的阶段划分以及针对教学重难点、学情分析对每个阶段课时的划分;二是课时流程指在考虑每节课彼此之间以及其与主题总目标之间联系的基础上,落实到每一课时以后具体的教学方案,在此基础上形成主题教学方案。

数学主题教学设计是一个连续的、不断改进的动态过程,一轮教学用完后还可以服务下一轮的教学。教学实施后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跟踪性的评价,以完善后续的设计。主题教学完成之后应该集体反思数学教学内容、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以及教师们的教学过程和结果中存在的问题,在相互借鉴、交流的基础上对最初的教学设计进行改进。

数学主题教学设计有利于教师角色的转变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凸显学生的主体性;有利于教师对重难点的把握。只有从整体上把握教学内容,才能避免纠缠于细枝末节,做到胸有成竹、游刃有余。要有意识地培养主题意识和主题备课的工作习惯,把教学内容放到整体、主题中去全盘思考。

加强试题研究,建议关注十年全国高考知识点分类汇编。加强对全国高考卷和相关地区高考卷的研究,关注新考向.

   活动主题二:         


高二下学期教研活动,备课活动安排

周次

导学案

午练

周测

公开课

教研活动

1

吉文勇

吉文勇

吉文勇

备课组会

吉文勇

2

吉文勇

吉文勇

吉文勇

吉文勇

柏寿俊

3

柏寿俊

柏寿俊

柏寿俊

柏寿俊

吉文勇

4

储斌

储斌

储斌

储斌

储斌

5

何应海

何应海

何应海

何应海

何应海

6

孙帮兰

孙帮兰

孙帮兰

孙帮兰

孙帮兰

7

严建英

严建英

严建英

严建英

严建英

8

邬颖杰

邬颖杰

邬颖杰

邬颖杰

邬颖杰

9

周国溢

周国溢

周国溢

周国溢

周国溢

10

吴家林

吴家林

吴家林

吴家林

吴家林

11

吉文勇

吉文勇

吉文勇

备课组会

吉文勇

12

吉文勇

吉文勇

吉文勇

备课组会

吉文勇

13

柏寿俊

柏寿俊

柏寿俊

柏寿俊

柏寿俊

14

储斌

储斌

储斌

储斌

储斌

15

何应海

何应海

何应海

备课组会

何应海

16

孙帮兰

孙帮兰

孙帮兰

孙帮兰

孙帮兰

17

严建英

严建英

严建英

严建英

严建英

18

邬颖杰

邬颖杰

邬颖杰

邬颖杰

邬颖杰

19

周国溢

周国溢

周国溢

周国溢

周国溢

20

吴家林

吴家林

吴家林

吴家林

吴家林

21

期末复习,群策群力

备注:

1:有周测的老师,请安排好周测,务必做到难度适中,排版整齐。如无周测,请准备好假期作业。

2:参加南京市教研活动目前没有确定,哪天有教研活动,请当周的老师和相邻一周的老师参加,如没空参加,自行调整!

3:午练,周测,请提前一天准备好!

4:如因不可抗力原因,不能完午练,周测讲义的,请提前请别人帮忙搞定!


活动主题三:

高二下学期学年课时计划(每周按5课时编排)

1

开学检测

 

2

开学检测讲评(2

复习:平面向量线性运算、数量积、基本定理、坐标表示(1

空间向量的线性运算(1)空间向量的数量积(1

 

3

共面向量定理(1)空间向量基本定理(1

空间向量运算习题课(1)空间向量的坐标表示(2

 

4

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2

空间线面关系的判定(1)空间角的计算(2

 

5

空间距离的计算(1

6章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复习小结(2

第六章  检测讲评(2

6

两个计数原理(2)排列(3

7

组合(3)计数原理与排列组合习题课(2

 

8

二项式定理(2)二项式系数的性质及应用(2

二项式习题课(1

 

9

7章  计数原理复习小结(2

第七章  检测讲评(1

期中复习(2

10

期中考试+讲评

 

11

条件概率(1

全概率公式(2

贝叶斯公式(1

条件概率习题课(1

 

12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2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2

二项分布(1

 

13

二项分布(2

超几何分布(1

正态分布(2

14

8章  概率复习小结(1

第八章  检测讲评(1

变量的相关性(2

线性回归方程(1

15

线性回归方程(2增加“残差”概念及相应的习题。

独立性检验(3

16

数学建模与数学探究

9章  统计复习小结(1

第九章  检测讲评(1

17

(高考)高三一轮复习

18

高三一轮复习

19

高三一轮复习

20

期末复习、期末考试

21

末考试讲评

活动照片:

9E5DE8E93314B0C6DBBAE3CAC00C5096.jpgfed0e4f59ce8f9634a6ed1b1e9de82e.jpg

主办单位:南京市秦淮中学

地址:江宁区东山镇宁中巷4号

版权所有 南京市秦淮中学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s

办 公 室:025-52284446 高一年级:025-52199319

德 育 处:025-52192720 高二年级:025-52199361

教 务 处:025-52281179 高三年级:025-52199327

校 团 委:025-52199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