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教研组>>语文教研组>>计划总结>> 文章
秦淮中学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高三语文备课组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23/2/8 14:36:44 作者:李敏 浏览量:1167次

秦淮中学2022-2023学年第学期高语文备课组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以3-5年高考真题、2022-2023年各大市模拟题为指导,考虑到学生的实际学情,充分发挥备课组的集体智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以强化学生应考训练与加强课堂教学的效率为主要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质和应考能力,实施全面科学高效的复习备考。

二、现状分析

1.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通过一轮复习熟悉了近三年的高考真题,基本完成了对各专项知识点的复习,积累了一定的应试技巧。

高三年级共18个班,6个文科班、11个理科班、1个美术班。文科理科班级组合不同,学生能力水平也不同。但总体基础较差,能力较弱。学生对语文学科的重视程度还不够,学习方法还不够科学。学生完成语文练习时往往表现出“出工不出功”的状态,做题时对题干、文本的审读、圈画不够,粗略读题后便随意答题。选择、填空题作答时往往没有解题痕迹。简答题作答时则往往要点意识不够,考虑问题还不够全面,举一反三的能力还不够

2.存在问题:

1)学生有认真积累复习的意愿,但往往无法落实到实际行动中。文言实词复习进度缓慢、部分背诵篇目还停留在机械背诵层面。

2)因课时和课后作业时间安排限制,加上学生对语文学科的重视程度不够,错题集未能发挥最大的功效。当时掌握了,一旦过段时间再检测反馈,原先暴露的问题仍未得到很好解决。

3)一轮复习时诗歌鉴赏的复习比较匆忙,很多地方复习还不够扎实。信息类文本阅读方面,在利用文本观点解读题干现象时,还存在不足。有时候也不能很好地理清行文思路。文学类文本阅读方面,对“意蕴”和“作用”还时有混淆,有时候答题思路也会较为混乱。语用方面,在句式转换(含表达效果)方面还存在一定难度。作文方面,段落练习时反馈良好,但在完成全篇作文时仍有些吃力,作文素材积累相对较少。

三、工作目标

本学期进行语文的一轮和二轮复习,继续在一轮全面细致的进行知识点复习的基础上,进行知识的综合归纳提高,形成知识体系;加强综合练习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这轮复习,希望能够让学生达到以下目标:

1.在一轮复习基础上查漏补缺,展开二轮复习,对重点知识分考点进行复习,建立知识系统。三轮复习以试题限时训练为重点,加强应试能力。

2.平时作业以试题限时训练为重点,采用当年各省高考卷和各大市模拟卷加强学生应考能力,并辅以《专项精练抓分题60练》进行反馈。

3.梳理知识网络,总结解题方法,提高审题能力,规范答题要求,强化踩分意识和解题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应考能力。

4.强化阅读和写作训练,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5.本学期阅读以作文素材为主,每周安排1-2节阅读课,教师选择重点素材,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发现范文妙处、积累借鉴、课后反馈写作。

四、具体工作措施

(一)分阶段强化复习重点、落实复习任务

1.第一阶段:寒假~市调研测试

工作重点:夯实基础、查漏补缺、不留盲点,强化“基础就是生命线”的意识,尽量将能拿的分都拿到。

2.第二阶段:2.12~3月下旬

工作重点:进行专题专项训练,强化重点考点,复习重点题型,强化掌握解题方法。注重知识间的纵横联系,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突破重、难点。以高考真题和适应性考试卷为依据,以各大市模拟卷为抓手,培养学生审题目、读文章、答问难题的能力。

3.第三阶段:3月下旬~5月初

工作重点:复习攻坚阶段,在前一阶段复习的基础上进行微专题训练。突出主干、重点知识。查漏补缺,加强知识的综合。

4. 第四阶段:5月初~高考

工作重点:回归基础、考前综合训练。通过综合练习,帮助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正确解题的方法。

 

(二)群策群力、明确分工

1.将高考复习分为五个模块,本组老师分成五组,采用小组承包制的方式进行备课,小组成员负责本模块二轮复习的选点、选题、备课教案、课件及资料印发。根据个人优势、办公地点、工作经验、自愿选择等多方面因素考虑,确定分工如下:

模块

负责老师

写作

张居祥、龚静溪

现代文阅读一(信息类)

李敏、陈明珠

现代文阅读二(文学类)

王旭秋、董小龙

古诗文阅读

张秀、白潮

语言文字运用

钱泽舒、刘莉

综合卷、周测

李敏

理解性默写

全组成员

 

2.在主备人一次备课基础上,进行集体备课和推磨听课,发挥备课组的最大效能。上好复习课和讲评课两类课。复习时应以知识积累为主,兼顾能力培养。知识的复习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注意反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思维。练习讲评和试卷讲评要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有的放矢,重点突破,不能全面铺开,面面俱到。教师在评讲课上要引导学生会举一反三。

3.理解性默写测评材料编写安排:编制默写讲义时,如果是一篇拆成几次的,要在讲义上标注每次默写范围,并在编写题目时打乱课文顺序。讲义送印前要确保讲义内容覆盖到全部背诵内容,横线数量、标点符号要与教材一致。二轮理解性默写讲义分工如下

教材

篇目

负责人

必修上册

登泰山记 1-2

白潮


登泰山记  3-5

白潮

必修下册

谏太宗十思疏1-2

陈明珠


  谏太宗十思疏3

陈明珠

选择性必修中册

答司马谏议书1-2

李敏


答司马谏议书3-4+伶官传序 4

李敏


伶官传序1-3

张秀

选择性必修下册

离骚1-2

龚静溪


望海潮+扬州慢

董小龙


归去来兮辞1-2

王旭秋


归去来兮辞3-4

王旭秋


种树郭橐驼传1-3

刘莉


种树郭橐驼传4-5+石钟山记3

刘莉


石钟山记1-2

张居祥


项脊轩志1-2

钱泽舒


项脊轩志(后半部分)+声声慢

钱泽舒

重难点组合训练

必修上册1

白潮


必修上册2

白潮


必修下册1

陈明珠


必修下册2

陈明珠


选择性必修上册

刘莉


选择性必修中册1

钱泽舒


选择性必修中册2

钱泽舒


选择性必修下册1

王旭秋


选择性必修下册2

王旭秋

重难点综合训练

综合训练1

刘莉


综合训练2

李敏


综合训练3

李敏

 

(三)具体教学进度安排

负责人

1周1.28-2.8)

上一轮小说复习扫尾、迎考复习

李敏

2周2.13-2.19)

试卷讲评+语言文字运用复习

陈明珠、钱泽舒

3周2.20-2.26)

信息类文本复习:选对内容理解和分析题+答对概念题+解答论证分析题

李敏、陈明珠

42.27-3.5)

信息类文本复习:归纳概括题+巧答探究题+解答图表题

李敏、陈明珠

53.6-3.12)

小说复习:有依据答对客观题+答对形象题+解答情节题

王旭秋、董小龙

6周(3.13-3.19)

小说复习:答好环境题+巧答技巧、语言题+答好意蕴题

王旭秋、董小龙

73.20—3.26)

文言文复习:断句题+文化常识+概括分析文意题+翻译+主观题

张秀、白潮

8周(3.27—4.2)

文言文复习:翻译+主观题

张秀、白潮

9 4.3-4.9)

古诗鉴赏:答对客观题+古诗鉴赏答对主观题

张秀、白潮

10周(4.10-4.16)

语言文字运用复习:词语+标点+修辞

张秀、白潮

11周(4.17-4.23)

语言文字运用复习:句式+连贯

刘莉 钱泽舒

124.24-4.30)

语言文字运用:概括+表达效果

刘莉 钱泽舒

135.1-5.7)

作文强化复习:审题训练

龚静溪 张居祥

145.8-5.14)

作文强化复习:标题+开头+结尾

龚静溪 张居祥

15周5.15-5.21)

作文强化训练:围绕主题展开论证

龚静溪 张居祥

16—185.22-6.6)

综合训练+考前冲刺辅导

全组老师

18周(6.7-6.9)

高考

全组教师 

 

(三)常规工作安排:

1. 早读:①早读采用“15+15”模式,前15分钟完成记诵任务,后15分钟测评。测评内容由相关老师专项负责。主要为文言知识点、成语、理解性默写。负责两个班教学任务的任课老师可对课堂进行微调,测评时保证教师在场,确保测评结果的真实有效。

2.周测:单周周三下午8-9节。对两周内的教学内容、复习内容进行针对性测评

3.晚自习:用好年级组划分的35分钟。教师在场重点答疑辅导,教师不在场则安排任务,要求每天晚自习结束前课代表收齐作业,送教师办公室。

4.备课组活动安排:

每周四下午2-3节(遇教研活动则延期或改期)

地点:跬步楼一楼会议室、相关教室

结合市、区教研室计划、秦淮中学教务处计划、年级组计划,结合本组实际情况,制定以下集体活动安排:

 

时间

活动安排

开课人/主备人

评课人

1

集体备课

李敏

全体

2

考试分析

集体备课

李敏

陈明珠、李敏

全体

3

集体备课

李敏 陈明珠

龚静溪、张居祥

全体

4

组内公开课

李敏

张秀

5

集体备课

王旭秋 董小龙

全体

7

组内公开课

王旭秋

龚静溪

8

集体备课

张秀  白潮

全体

9

集体备课

刘莉  钱泽舒

全体

10

组内公开课

钱泽舒

李敏

12

组内公开课

陈明珠

张居祥

13

组内公开课

白潮

张秀

14

集体备课

李敏

全体

15

组内公开课

刘莉

董小龙

16

集体备课

李敏

全体

17

集体备课

李敏

全体

18

集体备课

李敏

全体

 


主办单位:南京市秦淮中学

地址:江宁区东山镇宁中巷4号

版权所有 南京市秦淮中学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s

办 公 室:025-52284446 高一年级:025-52199319

德 育 处:025-52192720 高二年级:025-52199361

教 务 处:025-52281179 高三年级:025-52199327

校 团 委:025-52199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