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教研组>>数学教研组>> 文章
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数学学科教学计划

发布时间:2022/9/15 10:54:02 作者:吉文勇 浏览量:790次

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数学学科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在学校教学工作意见指导下,在学部工作的框架下,认真落实学校对工作的各项要求,严格执行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制度和要求,强化数学教学研究,提高教学、教研水平,明确任务,团结协作,圆满完成教学教研任务。

二、教材分析(课程内容与变化)

1.直线与方程本章侧重于将的问题转化为的问题加以研究

2.圆与方程为载体体现解析法的应用。

3.圆锥曲线与方程类比法研究三个圆锥曲线的方程和性质。重视研究方法的一致性。统一定义(链接),光学定义(阅读题)

4.数列一章让学生体会从特殊到一般,从一般到特殊的思想方法。数学归纳法作为数学证明的基本方法变为选学内容,高考不作要求。加强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控制难度。

5.导数及其应用内容基本不变。导数概念的建立基于无限逼近的过程。本章重视数形结合思想的作用和意义简化严格的推导过程,减少学习困难。简单复合函数的导数增加一般复合函数求导法则,极大值与极小值增加极大值点、极小值点的概念;

6.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内容基本不变;要让学生经历由平面向空间推广的过程。为了避免与必修二立体几何初步的简单重复,本章主要是用向量处理问题的思想方法。特别是空间角和距离的计算。

7专题(数学建模与数学探究)数学探究、数学建模、数学文化是贯穿于整个高中数学课程的重要内容,这些内容渗透在每个模块或专题中。通过观察思考探究等栏目,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活动,切实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强调类比,推广,特殊化,化归等数学思想方法,尽可能养成其逻辑思维的习惯

、教学目标

(一)情意目标

1)通过分析问题的方法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的兴趣。

2)提供生活背景,通过数学建模,让学生体会数学就在身边,培养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3)在探究不等式的性质、立体几何的结构特征、直线与方程圆与方程的位置关系的过程中,学生体验获得数学规律的艰辛和乐趣,在分组研究合作学习中学会交流、相互评价,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4)基于情意目标,调控教学流程,坚定学习信念和学习信心。

5)还时空给学生、还课堂给学生、还探索和发现权给学生,给予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机会,在发展他们思维能力的同时,发展他们的数学情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和追求数学的科学精神。

6)让学生体验发现——挫折——矛盾——顿悟——新的发现这一科学发现历程法。

(二)能力要求

1、培养学生记忆能力。

1)通过定义、命题的总体结构教学,揭示其本质特点和相互关系,培养对数学本质问题的背景事实及具体数据的记忆。

2)通过揭示体积公式、直线的方程、圆的方程和图形的对应关系,培养记忆能力。

2、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1)通过概率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2)加强对概念、公式、法则的明确性和灵活性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3)通过立体几何公式、直线的公式、直线的方程、圆的方程的教学,提高学生的运算过程具有明晰性、合理性、简捷性能力。

4)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培养正确、迅速与合理、灵活的运算能力,促使知识间的滲透和迁移。

5)利用数形结合,另辟蹊径,提高学生运算能力

六、教学措施

我认真阅读新课标,钻研新教材,熟悉教材内容,查阅教学资料,适当增减教学内容, 认真细致的备好每一节课,真正做到重点明确,难点分解。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在备课组内讨论。深入了解学生,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设计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去,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知识与技能要求得到落实,数学思维能力得到提高要根据不同层次的班,不同基础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在作业练习方面,精心出好题目,努力提高教学成绩。

正确合理利用导学案。

现行的导学案是很好的教学辅助资料。班内学生合理分组,分工明确

1、本学期我采取的教学模式是:四点------学知识点、抓重点、找疑点、攻难点。

学知识点-----学会本节课应该学会的知识点、本单元的知识点、本册的知识点。熟知应掌握的概念、法则、定理、公式等。

抓重点--------抓住本节课本单元本册的的重点。并灵活地运用其中的公式定理法则等学以致用,会做相应的习题,特别是重点习题。

找疑点--------每节课都让学生找出自己的疑问、疑点,教师采取相应的措施帮助学生解疑化难。

攻难点-------对于本节课,本单元的难点及重点,教师要集中精力对学生加强训练,引导学生反复练习,形成数学能力,化解难点。

2、抓住公式的推导和内在联系;加强复习检查工作;抓住典型例题的分析,讲清解题的关键和基本方法,注重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作业练习的成效性对学生的每次作业不仅要认真批改,还要做好登记,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对于好的要公开表扬,做错的指导督促学生订正,这样做可以很好地提高学生学习的成效性。              

4、总结学习方法。针对学生接受知识困难、又非常容易遗忘的特点,在教学中最关键的是要总结好学习方法。只有总结好了方法才会学有所获。

5、在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加强引导,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注重培养学生兴趣和主动性。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勇于探索。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努力提高学生成绩。

6、照顾全体学生,提高尖子生;带好中等生;抓住后进生。以优带差,共同提高。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让学生快乐地学习。

7、千方百计想出最直观的教学方法,把课程讲明白,直到学生弄明白为止。多使用直观简捷的教学方法,注重兴趣教学。

8、根据学生容易遗忘的特点,要及时有效地搞好复习。课前提问抓住重点,每周的自习课搞好一周的复习巩固,做好每个单元的训练。

1. 学年课时计划(每周按5课时编排)

1

直线的斜率与倾斜角 2

教学五认真检查

2

直线的方程(3

两条直线的平行与垂直 2

备课组会议

3

两条直线的交点(1

平面上的距离(2

对称问题(1                 周一中秋节放假

吴家林老师公开课

4

1  直线与方程小结与复习(1

第一章  检测讲评(1

圆的方程(3

教学五认真检查

备课组研讨

5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3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2

储斌老师公开课

6

2  圆与方程小结与复习(1

第二章  检测讲评(1

周一至周五国庆假期,周六周日上课

教学五认真检查

备课组研讨

7

椭圆的方程1

椭圆的几何性质(2

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2

柏寿俊老师公开课

8

双曲线的方程1

双曲线的几何性质(2

直线与双曲线的位置关系(2

教学五认真检查

备课组研讨

9

抛物线的方程1

抛物线的几何性质(1

抛物线习题课(2

圆锥曲线的综合(1

严建英老师公开课

10

3  圆锥曲线与方程小结与复习(2

第三章  检测讲评(1

期中复习(2

教学五认真检查

备课组研讨

11

期中复习(2

期中考试+评讲

学校教学五认真检查

备课组研讨

12

数列(2

等差数列的概念(1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1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1

吉文勇老师公开课

13

等比数列的概念(1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1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1

求数列通项公式(利用递推公式构造等差、等比数列求通项)(2

学校教学五认真检查

备课组研讨

14

求数列求和(2

数学归纳法(2

4  数列小结与复习(1

谭春林老师公开课

15

第四章  检测讲评(1

平均变化率(1

瞬时变化率——导数(3

学校教学五认真检查

备课组研讨

16

导数的几何意义及导函数(1

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1

函数的和、差、积、商的导数(2

简单复合函数的导数(1

吴家美老师公开课

17

简单复合函数的导数(1增加一般复合函数求导法则

单调性(2

极大值与极小值(1增加极大值点、极小值点

最大值与最小值(1

孙帮兰老师公开课

18

5  导数复习小结(2

第五章  检测讲评(1

数学建模与数学探究

周国溢老师公开课

19

期末复习(5

备课组研讨

20

期末考试+讲评

备课组研讨

主办单位:南京市秦淮中学

地址:江宁区东山镇宁中巷4号

版权所有 南京市秦淮中学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s

办 公 室:025-52284446 高一年级:025-52199319

德 育 处:025-52192720 高二年级:025-52199361

教 务 处:025-52281179 高三年级:025-52199327

校 团 委:025-52199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