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中学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高三语文备课组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22/9/6 6:33:24 作者:李敏 浏览量:877次
秦淮中学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高三语文备课组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以选修教材、近几年高考真题、大市模拟题为指导,考虑到学生的实际学情和学校、年级组的工作安排,充分发挥备课组的集体智慧,分工协作、共同进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能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
二、工作目标
1. 完成5本教材(2本必修和3本选择性必修)的课内文言文复习,落实文意理解、文化常识、课文诵读任务。
2. 按专题模块分类,针对古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的复习内容与素养要求,结合《中华传统文化专题研讨》《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讨》几本选修教材内容,完成选修教学与一轮复习任务。
3. 完成以下阅读任务:《呐喊》《故事新编》、欧亨利短篇小说、契诃夫短篇小说、《明亮的对话(公共说理十八讲)》
三、具体工作措施
(一)备课安排
将高考复习分为五个模块,本组老师分成五组,采用承包小组承包制,小组成员负责本模块的备课与高考复习资料的整体研究。根据个人优势、办公地点、工作经验、自愿选择等多方面因素考虑,确定分工如下:
模块 | 负责老师 |
写作 | 张居祥、龚静溪 |
现代文阅读一(信息类) | 李敏、陈明珠 |
现代文阅读二(文学类) | 王旭秋、董小龙 |
古诗文阅读 | 张秀、白潮 |
语言文字运用 | 钱泽舒、刘莉 |
1. 结合《教材复习方略》与五本教材内容,采用先闭卷筛查、再开卷自主对答案的方式,完成课内文言文的挖空解释、重点句翻译任务,对理解性默写、文化常识、课外文言语段练习等任务,一律当堂测试。9月上旬完成所有课内文言文的文意理解、文化常识专项复习。
2. 作文训练、语言运用复习、理解性背诵三方面内容贯串在整学期教学内容里
(二)具体教学安排
时间 | 教学、复习安排 | 负责人 |
第1周 | 模拟卷练习、整本书阅读复习 | 李敏 |
第2周 | 考试与讲评、作文训练 | 张居祥 龚静溪 |
第3周 | 信息类选修内容教学、信息类文本阅读复习 | 李敏 陈明珠 |
第4周 | 信息类文本阅读复习 写作训练 | 李敏 陈明珠 张居祥 龚静溪 |
第5周 |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讨》内容选学 | 王旭秋 董小龙 |
第6周 | 文学类文本阅读复习 写作训练 | 王旭秋 董小龙 张居祥 龚静溪 |
第7周 | 文学类文本阅读复习 | 王旭秋 董小龙 |
第8周 | 文学类文本阅读复习 写作训练 | 王旭秋 董小龙 张居祥 龚静溪 |
第9周 | 《中华传统文化专题研讨》内容选学 | 张秀 白潮 |
第10周 | 《中华传统文化专题研讨》内容选学 期中复习、综合卷训练 | 张秀 白潮 李敏 陈明珠 |
第11周 | 古诗文复习 | 张秀 白潮 |
第12周 | 古诗文复习、写作训练 | 张秀 白潮 张居祥 龚静溪 |
第13周 | 古诗文复习 | 张秀 白潮 |
第14周 | 语言文字运用复习、写作训练 | 钱泽舒 刘莉 |
第15周 | 语言文字运用复习 | 钱泽舒 刘莉 |
第16周 | 语言文字运用复习、写作训练 | 钱泽舒 刘莉 |
第17周 | 语言文字运用复习 | 钱泽舒 刘莉 |
第18周 | 综合卷复习 | 李敏 陈明珠 |
第19周 | 综合卷复习 | 李敏 陈明珠 |
(二)备课组活动安排
结合市、区教研室计划、秦淮中学教务处计划、年级组计划,结合本组实际情况,制定以下集体活动安排
时间 | 活动安排 | 开课人/主备人 | 评课人 |
第3周 | 集体备课 | 李敏 陈明珠 | 全体 |
第4周 | 组内公开课 | 李敏 | 张秀 |
第5周 | 集体备课 | 王旭秋 董小龙 | 全体 |
第7周 | 组内公开课 | 王旭秋 | 龚静溪 |
第8周 | 集体备课 | 张秀 白潮 | 全体 |
第9周 | 组内公开课 | 钱泽舒 | 李敏 |
第11周 | 集体备课 | 李敏 | 全体 |
第12周 | 组内公开课 | 陈明珠 | 张居祥 |
第13周 | 组内公开课 | 白潮 | 张秀 |
第14周 | 集体备课 | 李敏 | 全体 |
第15周 | 组内公开课 | 刘莉 | 董小龙 |
第16周 | 集体备课 | 李敏 | 全体 |
第17周 | 组内公开课 | 董小龙 | 张居祥 |
第18周 | 集体备课 | 李敏 | 全体 |
(四)常规安排说明
①14—17周的语言文字运用是备用安排,具体安排视情况而定。平时每天的语文作业中都要有理解性默写和语用题(15分钟)(卷霸天下,3+2,统一讲义),另外20分钟用于当天复习的项目
②早读采用“15+15”模式,前15分钟完成记诵任务,后15分钟测评。(实词意思、文化常识、理解性默写、固化知识点)测评内容由相关老师专项负责
③每两周进行一次周测练习,对两周内的教学内容、复习内容进行针对性测评
④尽量每节课有5-10分钟背诵识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