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中学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语文教研组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22/9/6 10:54:34 作者:张秀 浏览量:783次
秦淮中学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语文教研组工作计划
一.工作目标
根据学校新学期坚持“质量+特色”的发展定位,“深化从严治党,强化常态防控,扎实推动“双减”落实,深化教学改革,优化育人品质,强化服务质量。”的工作目标,语文组以“发展”为目标,以“创新”为动力,以“规范”为准绳,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方式,努力构建有效课堂、和谐课堂;加强教学教研,深入研究新高考方案带来的教学要求的变化,研究江宁区教研室新型教案设计的各个环节,落实教研组备课组的公开课活动;注重学习动力激发,进一步彰显特色教育影响力。并将这一目标在教研组的活动中认真实施落实。
二、工作措施
(一)把握统编新教材,提高课程实施水平。
继续组织教师对2020修订版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进行专题研讨,从整体上把握统编教材的要求及教育的使命,认真研读统编教材,对照教师教学用书和专家的讲座,弄清教材的编写意图、体系特点,年级特点,把握各个单元之间的联系。精心研读《课程标准》,在备课和教学活动中找准教学的重难点,找准教学目标的落脚点,找到适合本课,适合本校学生的教法、学法,从而有效地实施语文教学。
(二)进一步规范和落实教学常规管理,提高教学效率
1、教研组活动:定时、定点、定主题内容,定中心发言。每个活动时应以 “新课标课改”的精神为指导,正确把握学习目标,同时确立重难点。此外,老师要根据通知准时高质量参与活动。
2、备课:做到“三备”,即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加强集体备课意识,注重资源共同分享,做到备课要“深”。
3、上课:语文课堂要注重激活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坚决做到面向全体学生,照顾不同程度、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需要,研究和实施分层分类教学;努力促使课堂教学结构的最优化,大大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4、作业:作业设计要“精”,体现“轻负荷,高质量”的教学思想,批改要“细”,要规范、及时,有批改有订正有复批,注重纠错及情况反馈。
(三) 学好理论,更新观念,提高自身素质
1、语文教学应按照语文和语文学科的特点,适应社会的需求,强化语文的人文性、实践性、实用性,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结合语文教学实践,通过专题学习和讨论,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学生观。
3、及时了解语文教学的动态和语文教改趋势,开拓视野拓宽语文改革思路;同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吸收并消化他人的先进的教育经验,使自己教学得到提升。
4、紧密结合教育教学实际和课题研究,并根据自身的需要,确定学习重点,.讲究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
(四) 深化教学研究,开展校本教研,提高教学实效
1、听课:教研组内公开课必听,边听边思,及时评注,提倡同年级老师相互之间学习。
2、公开课:鼓励教师上公开课或研讨课。每位教师每学年至少上一节校公开课,上课、说课、听课、评课做到全员参加,并收齐研究活动的全部资料存档。
3、通过听课一评课的研究方式及时与教师进行讨论、反馈,评析课堂教学的成功与不足,共同商讨教改方向和教改措施,提升教师课堂教学的智慧。教师要按时参加活动,参与讨论,提高专题研究的效益。
4、利用学习型教师、名教师的优势,以点带面,资源共享,共同提高。
(五)着力加强新老教师之间的传帮带联系,提高语文教师专业水平。
青年教师是我们语文教研组的中坚力量,而教研组、备课组正是培养新教师的主阵地。语文教师之间要加强交流,资料共享,相互切磋,共同提高,新教师和青年教师要多听课,多学习。使新教师能尽快提高、成熟,使青年教师发挥他们的主动力。
三、活动安排
周次 | 时间 | 主要工作 |
1 | 9.1-9.4 | 制定教研组计划 |
4 | 9.19-9.25 | 语文教研组第一次会议 |
9 | 10.24-10.30 | 区级视频直播课 |
13 | 11.21-11.27 | 学校开放日活动 |
15 | 12.5-12.11 | 工作不满三年的青年教师汇报课 |
四.教学情况分析
语文教研组涉及三个年级,三个年级统一使用江宁区教学研究室编制的新教案本,都是新高考模式,遵循的是新高考方案。
五.工作思路
根据学校新学期坚持“质量+特色”的发展定位,“深化从严治党,强化常态防控,深化教学改革,优化育人品质,强化服务质量”的工作目标,语文组以“发展”为目标,以“创新”为动力,以“规范”为准绳,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方式,努力构建有效课堂、和谐课堂;加强教学教研,深入研究新高考方案带来的教学要求的变化,研究江宁区教研室新型教案设计的各个环节,落实教研组备课组的公开课活动;注重学习动力激发,进一步彰显特色教育影响力。并将这一目标在教研组和备课组的活动中认真实施落实。为此,特拟定本学期教研组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