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中学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历史备课组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22/9/1 10:10:09 作者:潘同同 浏览量:880次
秦淮中学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历史备课组工作计划
一、工作目标
为了应对新高考、新教材,增强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的计划性、目的性和实效性,高三历史备课组将以市教研室制订的总体规划及我校工作计划中有关高三的具体要求为工作重点,加强集体备课,关注学生基础,注重问题解决,建构知识网络,注重习题精选精炼,确保复习的质量,力争提高历史学科均分。
二、任务分析
本学期主要教学任务是完成纲要上册和下册的一轮复习,如果时间来得及,我们尽量开始选择性必修三本书的复习。希望通过一轮复习,让学生进一步夯实历史基础知识,构建历史框架结构,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审题解题能力。
三、主要措施
(一)注重细节、夯实基础、打造科学有效的教学课堂
第一轮复习要抓好学科基础知识的落实,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以教材为线索,注重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复习,使学生学会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复习中要突出知识的梳理,构建知识结构,把学科知识和学科能力紧密结合起来,提高学科内部的综合能力。复习中强化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增强学生接受信息、处理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为落实好一轮复习计划,帮助学生夯实历史基础知识,把握各部分知识的重点、难点,构建学科的知识结构,我们备课组主要从四个方面展开教学活动 。
1.备课方面
首先,高三备课组老师加强集体备课,将其落到实处而不是流于形式,集体备课每周一次。统一复习计划,统一教学进度,统一各项评析工作,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努力。备课组就每一单元的教学内容、知识中的重点、难点、疑点、有关重点难点的教学方法、教学材料的选择等加强合作研究,做到精于选题,不要被教辅绑架,不能简单照搬,在教学中不断反思,不断改进。
其次,强调每个老师就每一课内容备个案,各抒己见,而且就各个班学生不同的特点,备教法和学法。发挥备课组群体力量,集思广益,提高课堂复习的效率,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
2.加强高考研究、重视信息交流、不断提高高三历史教学质量
备课组老师认真分析南京市高三期初调研成绩,找出其中所反映的问题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认真组织高三历史教师分析近三年历史全国卷和山东、浙江卷、近五年江苏省高考历史试卷及其相关高考模拟试卷,了解江苏卷与全国卷及其他试卷的区别,关注各方对试卷的评价,从中探索江苏命题的趋势。抓住外出学习的机会,收集高考信息并将高考信息进行反馈;深入各历史教师课堂,关注各个班的历史教学。把握高考方向、关注高考动态、捕捉高考信息,力争最佳。
同时研究学情,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注意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的培养,增强复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精选、精练、精评。
教师要多做题,为使学生走出题海,教师自己先跳进题海。做好充分准备迎接后面的江宁区解题大赛。在广泛搜集资料基础上精选试题,每练必改,每练必评,增强训练的针对性、实效性,并根据练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认真搞好试卷评讲课。
4.辅导方面
课外辅导是课堂教学有效的延伸,本质上来说是课堂教学的继续。辅导对象分成两个层次,对象明确、目的鲜明,分层(优秀生、边缘生)辅导,巩固课堂教学。
(二)锁定目标,密切关注两类学生
1.对中等学生进行学法指导。
学习方法是非常关键的因素,特别是对历史学科而言。学无定法,要认真全面分析每个目标学生的知识水平和个性差异,帮助目标学生确立自己最适宜的学习方法,并不断调整、改进,提高目标学生的学习效率。
2. 对底层学生也不要放弃。
多发现底层学生在复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分析解决,通过个别辅导了解学生复习中遇到的难点、疑点,并帮助他们解决。
四、本学期教学任务周计划
(一)具体教学计划
周次 | 计划进度 |
1 | 校内期初模拟考试、试卷讲评 |
2 | 南京市期初考试、期初试卷讲评及质量分析 |
3-8 | 一轮复习 |
9 | 期中考试前集训 |
10 | 期中考试及试卷讲评 |
11-16 | 一轮复习 |
17、18 | 期末复习 |
19 | 市一模考试 |
20 | 一模质量分析 |
周次 | 开课人 | 拟开课范围(具体内容待定) |
6 | 潘同同 | 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 |
9 | 刘福 | 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
14 | 荣嘉 |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
17 | 曾照国 |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 |
周次 | 主讲人 | 活动内容 |
2 | 潘同同 | 市期初调研考试质量分析 |
7 | 曾照国 |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集体备课 |
11 | 荣嘉 | 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
17 | 刘福 | 期末复习课展示 |
高三历史备课组
2022.9.1
秦淮中学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历史备课组工作计划.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