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秦中数学教研组总结
发布时间:2022/6/21 16:33:29 作者:张兰香 浏览量:1137次
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秦中数学教研组总结 张兰香
又一场卷土重来的疫情让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格外与众不同,开学来没有多久(3月15日)学校正常教学被疫情突然打断,高三立刻组织上网课,停课不停学,一周的网课后,高三所有师生封校进行线下教学,高一高二也基本同步先线上教学,陆续返校进行线下教学,数学教研组组及三个个备课组在这一学期团结合作,积极配合学校顺利完成了本学期的主要教学工作。
下面就这半年来的数学教研工作总结如下:
主要工作取得的成绩。
1、疫情开始,停课不停学,开展线上教学,高三一直紧锣密鼓的进行线上线下教学,配合学校封闭管理,高一高二也紧跟其后,时刻不懈怠;
2、在疫情反复的情况下,开展线上新授课教学,大家集思广益,想尽一切办法,只为了网课效果更好。QQ,微信,钉钉,智学网,松果云,尝试不同平台,手写板,小黑板,摄像头,麦克风,一场网课把每个人都变成了主播。
3、线下恢复教学之后,针对网课所学内容查漏补缺,调整计划,循环复习与新课教学齐头并进。
4、针对新高考内容数学组同仁积极研讨,每个备课组主动寻找全国各地新高考试卷,集体备课,认真研讨,充分发挥集体优势。
5、各位同事团结合作,都能积极承担教学工作中分配的一些任务。期中考试复习材料,期中模拟卷,午练,周周练,各个任务接连不断,但大家毫不推脱,拿到任务就干,为每个备课组工作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互相听课、合作交流、教学课件共享, 探讨新课标要求,无论是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还是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方面,都有新的尝试,收效显著。各个备课组对教材、教学内容、课后作业进行交流研讨,使我们的教学更贴近学生,更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
6、继续深入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践行新课程理念,提高了教学业务能力。认真参加线上线下学习,每个教师还订阅2至3本教辅刊物。多媒体辅助教学成为日常教学手段,大多教师能够出色完成教学任务。
7、公开课和讲座:为了切实提高我校高三数学一轮复习的针对性与有效性,引导教师积极主动研究教学,关注新高考,力求实效,尝试逐步形成二轮复习基本范式.秦淮中学数学组高一年级吴家林老师和高三年级柏寿俊老师各开设了一节区级公开课:吴老师执教了一节《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概念新授课,柏老师执教了一节立体几何复习课《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计算》由张兰香老师主评,并做讲座《高三立体几何二轮复习的策略》,最后许明校长对两位老师作了精准点评。谈敏和朱佳老师各开设校级展示课《等差等比数列的基本量问题》
8、全体数学教师团结协作,认真参加集体备课,各年级每周至少集体备课一次。集体备课做到了经常性和灵活性,备课有记载,有中心发言人,从而使教师吃透教材,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备教法,备学法,做到了为教师减负,同时帮助新教师尽快成长。
9、本学期,组内多人多篇论文发表。
10、高三数学教师面对高考压力,经常性的组织专题探讨,使高三数学备考扎实稳健,高三老师这一学期积极配合封闭管理教学,参加了各个级别的线上高三教学研讨。高一、高二年级数学组的老师自己命题的单元试卷受到好评。
11、在本教研组老师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开展了多彩的教研组活动,在活动中老师、同学们表现积极,互相学习,通过活动,他们之间互相取长补短,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也学习了别人优秀之处,以便今后改进和完善自己。
12、市教研室活动:本教研组积极组织和参加市教研中心组织的线上线下活动,老师认真听课并做好记录,积极学习别人优秀的经验,并将其用在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中。
二、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设想
1、线上课教学效果差
基础知识考查问题较大,需加强基本题训练,计算的训练还不够,后期要加强,平时题目的难度控制不是很理想。
通过总结和反思,本教研组存在以下不足:第一:举办区级活动的范围不够大和主题不够新颖;第二:进行深层次活动的次数比较少;第三:独立命题的参与人数和次数过少。后面,本教研组将积极联系优秀生源学校举办同题异构课;组织数学教师进行教学沙龙活动,让更多的教师从教研活动中得到成长;组织多次多人进行命题,让教学更具有目的性和靶向性。
阅卷速度较慢,后面一定要加强。
没有活动就没有教育,没有活动的教育是苍白无力的。这个学期我们数学组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高一备课组组织了数学竞赛,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一批很有潜力的学生。在学校的检查评估中,受到了好评。新课程改革的浪潮滚滚而来,四基、四能、六个核心素养对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们一定会再接再厉,争取来年取得更优异的成绩,相信我们会做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