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高二语文备课组4月14日钱泽舒老师公开课
发布时间:2022/4/18 21:29:00 作者:李敏 浏览量:1207次
2022年4月14日,秦淮中学高二语文备课组进行了一次备课组活动。
一、活动主题:推磨听课、评课
二、活动方案
三、研讨记录:
四、其他过程性材料
1. 签到表
2. 开课教案
3. 开课反思
《孔雀东南飞》教学反思
钱泽舒
《孔雀东南飞》是一篇叙事性质的乐府诗,但是因为教材选用的原因,工作十几年,我也是首次在课堂上与学生共同解读这篇经典名篇,通过深入备课,课堂实战,感受颇多。我觉得本节课在设计时有以下几个亮点:
1. 设置了应时应景的情境任务
因为是4月中旬开设本节课,所以在情境设计时我采用了即将到来的学校五月艺术节“跟着书本去旅行”课本剧展演活动作为背景,做到了应时应景。 在任务设计时,兼顾了情境、文本以及学情,设置了课内任务部分的演出海报设计、演员选拔标准、陆游唐婉爱情悲剧对比阅读以及课后任务的剧本编制。
2. 营造了古韵古风的浓郁氛围
课前我播放了《孔雀东南飞》的歌曲,让学生沉浸在优美而哀伤的情感氛围中;我结合说文解字和诗词设计了主题为 “爱情的模样“的导入环节;主体部分随着各项任务的推进,穿插古典插画和相应古诗词;在最后布置课后任务的同时再次播放《孔雀东南飞》的歌曲,首尾呼应,让学生整节课都沉浸在古风古韵的浓郁氛围中。
3. 确立了边品边读的整体架构
虽然本篇以叙事见长,精彩的故事情节、丰富的人物形象、深刻的主题意蕴,每一部分都值得细细揣摩和品味,此外文本本身乐府诗的特点,它的优美的语言、朗朗上口的节奏,也非常值得在课堂中展示朗读。
当然,在整节课的授课过程中也留下了一些遗憾,比如海报设计环节略显拖沓,影响了人物形象和主题探究的时间;又比如因为篇幅较长,且在授课前的预习工作不到位,仅仅限于通读等形式,没有带领学生进行内容的串讲,导致课前学生对文本故事的情节并未完全吃透,进而影响了课堂赏析的效率,后续对此类容量较大的文本,要想课堂上有更精彩的学生展示呈现,预习上要下大功夫。
4. 评课稿
《孔雀东南飞》评课
南京市秦淮中学 张居祥
钱老师这节课的情境设置新颖且能立足学生实际,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有助于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与提升。课堂教学过程中都用项目活动来推进教学,体现了语文学科的一个重要特征——语文学习的实践性,教与学的活动始终围绕这一点展开。教学设计非常讲究。教者、学生、教材、教法全方位发力,课堂教学过程简洁、流畅、高效。能抓住诗歌教学的本质,在“读”上做足文章。诵、读、唱多渠道的阅读体验。让学生迅速抵达诗歌美学的核心,从而理解诗歌内涵,真正地读懂诗歌。
钱老师课呈现出几个特点,用几个关键词来概括一下:
1、贴得近。学习情境设计来自秦淮中学近期的校园文化艺术节中跟着课本去旅行活动中学生表演的课本剧——《孔雀东南飞》,可以说这个情境真实,可感。甚至可以说是他们经历,是真实的体验。 贴得近,所以更容易激发其学习兴趣。
2、放得开。教学过程中,特别是学习活动一,这个环节,教师在设计学习情境,安排学习任务时不拘泥于任务本身——宣传海报,如果那样的话,就会喧宾夺主,冲淡教学主题。钱老师在引导学生完成这一学习任务时,将着眼点放在孔雀东南飞诗作的元素上,放手让学生去设计,同时也逼着学生熟悉诗歌内容,在放得开的基础上,又能收得拢。
3、抓得准。活动二学习任务的安排。教者直接将诗歌最后一句拎出来,抓住一个“戒”字引导学生去分析人物形象,讨论悲剧形成原因。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稳扎稳打,层层推进。
5. 活动照片
6. 活动总结:
老师们都参与了本次备课组活动。本次活动中,钱泽舒老师在高二(8)班开授公开课《孔雀东南飞》,全体备课组老师前往听课。课后,本组老师们又在录播教室开展了评课活动,张居祥老师主评,全组教师积极参与听课、评课讨论,取得了较满意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