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高二物理备课组教学计划
发布时间:2022/2/14 7:40:50 作者:郭洁 浏览量:2216次
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高二物理备课组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问题导学,任务驱动”为课堂教学的指导思想,以“新课标,新要求,新举措”为研究重点,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与课后训练的效率,进一步完善并落实新学案的修编工作、课堂教学、课后作业与评价等环节。面向全体学生,以人为本,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大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在保证教学进度完成的前提下,认真研究教法、学法,用最短时间和最有效的方法实施,努力提升学生的物理成绩。
二、工作目标
1、做好集体备课,坚持做到一人备课、一人审核,统一教学课件及教案,并在备课组内统一印制、使用学案,检查二次备课情况。
2、加强教学理论和技术的学习,进一步学习课程标准,进而促进教师的学习和成长,取得满意的成绩。
3、加强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督促学生按时完成学习任务,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成果。
4、在市期中的统一检测中,学生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在一月的学业测试中取得较好的成绩
三、具体措施
1、在对照课表后,组织部分教师参加经常性集体备课活动,对每节课进行细致研讨并确定教案方案和课堂、课后的训练内容。
2、在对照课表后,安排相应老师针对研究主题再研究、设计教学细节,以推磨听课的形式对研究内容进行反思和总结并及时给予调整;或安排组内老师以讲座的形式针对某个主题和技能进行研讨和学习。
3、及时印制学案和周周测试卷,并督促各班分发、组织训练,并由任课老师及时进行批阅和讲评,对于“问题点”(存在问题的知识和学生)要进行补充性的巩固。
4、对每个阶段的学习内容要及时检测并做出反馈和查漏补缺。
5、组织本组老师认真参加区教研活动,交流体会,并将学习的理论成果渗透到课堂教学当中。
【附表1】
高二物理备课组教师集体备课安排表
周次 | 课 题 | 授课人 | 主评人 |
1 | 集体备课 | ||
4 | 电磁振荡 | 李洁 | 吕长林 |
6 | 集体备课 | ||
8 | 分子运动速率分布规律 | 朱龙 | 陈贤友 |
9 | 集体备课 | ||
11 | 集体备课 | ||
15 | 粒子波动性和量子力学的建立 | 李久保 | 吴宗新 |
18 | 集体备课 |
【附表2】:教学进度(计划)表
周次 | 日期 | 章 | 节 | 计划课时 | 总课时 |
第1周 | 2.14-2.20 | 第二章 电磁感应 | 2.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 3 | 3 |
3.涡流、电磁阻尼和电磁驱动 | 2 | 5 | |||
第2周 | 2.21-2.27 | 4.互感和自感 | 2 | 7 | |
章节复习 | 1 | 8 | |||
第三章 交变电流 | 1.交变电流 | 2 | 10 | ||
第3周
| 2.28-3.6 | 2交变电流的描述 | 2 | 12 | |
3.变压器 | 1 | 13 | |||
4电能的输送 | 2 | 15 | |||
第4周 | 3.7-3.13 | 章节复习 | 1 | 16 | |
第四章 电磁振荡与电磁波 | 1.电磁振荡 | 2 | 18 | ||
2.电磁场与电磁波 | 1 | 19 | |||
3.无线电的发射和接受 | 1 | 20 | |||
第5周 | 3.14-3.20 | 4.电磁波谱 | 1 | 21 | |
章节复习 | 1 | 22 | |||
第五章 传感器 | 1.认识传感器 | 1 | 23 | ||
2.常见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 2 | 25 | |||
第6周 | 3.21-3.27 | 3.利用传感器制作自动控制装置 | 2 | 26 | |
章节复习 | 1 | 27 | |||
月考及月考分析 | 4 | 31 | |||
第7周 | 3.28-4.3 | 第一章 分子动理论 | 1.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 | 2 | 33 |
2.实验:用油膜法测油酸分子大小 | 2 | 35 | |||
第8周 | 4.4-4.10 | 3.分子运动速率分布规律 | 1 | 36 | |
4.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 | 2 | 38 | |||
章节复习 | 1 | 39 | |||
第9周 | 4.11-4.17 | 第二章 气体、固体和液体 | 1.温度和温标 | 1 | 40 |
2.气体的等温变化 | 1 | 41 | |||
3.气体的等压变化和等容变化 | 2 | 43 | |||
4.固体 | 1 | 44 | |||
第10周 | 4.18-4.24 | 5.液体 | 2 | 46 | |
章节复习 | 1 | 47 | |||
期中考 | 期中复习 | 3 | 50 | ||
第11周 | 4.25-5.1 | 期中考试分析 | 2 | 52 | |
第三章 热力学定律 | 1.功、热和内能的改变 | 2 | 54 | ||
第12周 | 5.2-5.8 | 2.热力学第一定律 | 2 | 56 | |
3.能量守恒定律 | 2 | 58 | |||
4.热力学第二定律 | 1 | 59 | |||
第13周 | 5.9-5.15 | 章节复习 | 1 | 60 | |
第四章 原子结构和波粒二象性 | 1.普朗克黑体辐射理论 | 2 | 62 | ||
第14周 | 5.16-5.22 | 2.光电效应 | 3 | 65 | |
3.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 2 | 67 | |||
4.氢原子光谱和波尔的原子模型 | 2 | 69 | |||
第15周 | 5.23-5.29 | 5.粒子波动性和量子力学的建立 | 2 | 61 | |
章节复习 | 1 | 62 | |||
第16周 | 6.30-6.5 | 月考及月考分析 | 4 | 66 | |
第五章 原子核 | 1.原子核的组成 | 1 | 67 | ||
第17周 | 6.6-6.12 | 2.放射性元素的衰变 | 2 | 69 | |
3.核力与结合能 | 2 | 71 | |||
4.核裂变与核聚变 | 2 | 73 | |||
第18周 | 6.13-6.19 | 5.基本粒子 | 1 | 74 | |
章节复习 | 1 | 75 | |||
期末考试 | 期末复习 | ||||
第19周 | 6.20-6.26 | 期末复习、期末考 | |||
第20周 | 6.27-6.30 | 期末分析 |
高二物理备课组
2022.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