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高三物理备课组教学计划
发布时间:2022/2/13 17:33:49 作者:周敏 浏览量:829次
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高三物理备课组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任务驱动,问题导学”为课堂教学的指导思想,以“新高考,新要求,新举措”为研究重点,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与课后训练的效率,进一步完善并落实新学案的修编工作、课堂教学、课后作业与评价等环节。同时,关注新教师的成长和锻炼,落实备课组内的推磨听课活动以达到相互学习的目的,并尽力促进两位新教师的成长。
二、工作目标
1、提高全年级学生在的物理学科上的学习能力水平,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2、加强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督促学生按时完成学习任务,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成果。
3、加强教学理论和技术的学习,进而促进教师的学习和成长,取得潢意的成绩。
4、在历次统一检测中,帮助学生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
三、具体措施
1、在对照课程标准后,组织备课组教师参加经常性集体备课活动,在现有的教学资料基础上对每节课进行细致研讨并确定教案方案和课堂、课后的训练内容。
2、在对照课程标准,安排相应老师针对研究主题再研究、设计教学细节,以推磨听课的形式对研究内容进行反思和总结并及时给予调整;或安排组内老师以讲座的形式针对某个主题和技能进行研讨和学习。
3、印发假期作业及周测卷,并督促各班分发、组织训练,并由任课老师及时进行批阅和讲评,对于“问题点”(存在问题的知识和学生)要进行补充性的巩固。
4、对每个阶段的学习内容要及时检测并做出反馈和查漏补缺。
【附】教学进度(计划)表
高三物理备课组教学进度安排表
时间段 | 专题 | 课次 | 课时 | 累计课时 | |
寒假补课 | 第1次 | 专题一:力与直线运动 | 1 | 2 | 2 |
第2次 | 专题一:力与直线运动 | 2 | 2 | 4 | |
专题二:力与曲线运动 | 1 | ||||
第3次 | 专题二:力与曲线运动 | 2 | 2 | 6 | |
第4次 | 专题六:电磁感应和电路 | 1 | 2 | 8 | |
第5次 | 专题六:电磁感应和电路(及机动安排1课时) | 2 | 2 | 10 | |
第6次 | 专题七:高考图像问题 | 1 | 2 | 12 | |
第7次 | 专题七:高考图像问题 | 2 | 2 | 14 | |
第1周 | 2.14-2.20 | 专题八:近代物理初步和物理学史 | 6 | 20 | |
专题九:热学 机械振动和波 光和电磁波 | |||||
第2周 | 2.21-2.21 | 专题十:实验技能与创新 | 6 | 26 | |
第3周 | 2.22-2.27 | 专题十及高考热点“补救练”1~4 | 6 | 32 | |
第4周 | 2.28-3.6 | 高考热点“补救练”5~16 | 6 | 38 | |
第5周 | 3.7-3.13 | 高考热点“补救练”17~28 | 6 | 44 | |
第6周 | 3.14-3.20 | 高考热点“补救练”29~40 | 6 | 50 | |
第7周 | 3.21-3.27 | 二模前的模拟考试 | 6 | 56 | |
第8周 | 3.28-4.3 | 南京市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 | 4 | 60 | |
第9周 | 4.4-4.10 | 基础训练+综合模拟卷 | 6 | 66 | |
第10周 | 4.11-4.17 | 基础训练+综合模拟卷 | 6 | 72 | |
第11周 | 4.18-4.24 | 基础训练+综合模拟卷 | 6 | 78 | |
第12周 | 4.25-5.1 | 基础训练+综合模拟卷 | 3 | 81 | |
第13周 | 5.2-5.8 | 南京市第三次高考模拟考试 | 6 | 87 | |
第14周 | 5.9-5.15 | 基础训练+综合模拟卷 | 6 | 93 | |
第15周 | 5.16-5.22 | 基础训练+综合模拟卷 | 6 | 99 | |
第16周 | 5.23-5.29 | 基础训练+综合模拟卷 | 6 | 105 | |
第17周 | 5.30-6.5 | 学生自主训练 | 6 | 111 | |
第18周 | 6.6-6.12 | 高考 |
高三物理备课组
2022.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