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中学2021—2022学年上学期语文教研组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22/1/13 15:38:51 作者:张秀 浏览量:2002次
秦淮中学2021—2022学年上学期语文教研组工作总结
根据学校新学期坚持“质量+特色”的发展定位,“深化从严治党,强化常态防控,扎实推动“双减”落实,深化教学改革,优化育人品质,强化服务质量。”的工作目标,语文组以“发展”为目标,以“创新”为动力,以“规范”为准绳,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方式,努力构建有效课堂、和谐课堂;加强教学教研,深入研究新高考方案带来的教学要求的变化,研究江宁区教研室新型教案设计的各个环节,落实教研组备课组的公开课活动;注重学习动力激发,进一步彰显特色教育影响力。并将这一目标在教研组和备课组的活动中认真实施落实。现将本学期的教研组工作作如下总结:
一.主要工作
1.为了更好地了解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形势,更好地开展阅读与写作教学,秦淮中学语文教研组于9月29日开展教研组活动,张居祥老师作关于“新课标 新教材 新高考”的讲座,语文组老师准时参加教研组活动,积极交流讨论。
2.组织了两次校内二次培训,10月28日,语文组全体老师在录播教室认真聆听了宋慧敏老师《群文联读讲座》的讲座。11月26日,语文组全体老师在三楼大会议室认真聆听了徐静老师《一轮复习思路与突破重点》的讲座。语文组老师热烈交流研讨。
3.为了迎接新课标、新教材带来的挑战,促进语文教师专业发展,引导教师理解新课标、实施新教材,有效推进语文课堂教学变革,积极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秦淮中学语文教研组于10月28日开展高中语文“小说教学”主题教研活动。陈明珠老师和白潮老师同题异构《老人与海》,老师们都准时参与了本次教研组活动,积极交流讨论,她们的指导教师江宁区语文学科带头人张秀老师和江宁区青优李敏老师作总结性点评。
4.为了更好地开展教学,秦淮中学语文教研组应学校开放日活动的要求,特就此机会于11月25日组织了一次教研活动。丁效老师和倪彩云老师开设区级公开课,听课老师积极评课,教研室周明龙老师作总结性点评。
5.12月30日,为全面提升学校的办学质量,全面促进学校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进一步深入研究新高考,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语文教研组承办了江宁区五所高中学校联合体(天印高级中学、秦淮中学、临江高级中学、南外方山分校、宇通实验学校)的教研活动。三位老师在录播教室同课异构高二选择性必修中册的古诗词诵读单元的《燕歌行 并序》。区教研室王必闩主任、郑永圣主任莅临指导,秦淮中学刘光彬校长、曾春霞校长等偕同听课。秦淮中学的张居祥老师对这三节课作点评,他充分肯定了三位上课老师的用心准备和精巧构思,课堂驾驭能力强,有课堂拓展,由课内到课外。教研室周明龙老师对本次活动作总结,肯定了三位老师带来的精彩课堂教学展示。
6.组织青年语文老师参加江宁区“基于新课标的教学设计”评比活动,十二名老师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
7.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第十届“江宁区教学带头人”、第二届“江宁区优秀青年教师”的评选,五位语文教师获得第十届“江宁区教学带头人”的称号,一位语文教师获得第二届“江宁区优秀青年教师”的称号。
8.组织学生参加了南京市第二十一届中学生作文竞赛、第十九届叶圣陶杯新作文竞赛和第六届“金鹰杯”两岸青少年征文大赛。
二.取得的成效
1、承办了一次区级教研活动,我校李敏老师和天印高中以及临江高中的两名语文教师一起同题异构《燕歌行 并序》。张居祥老师作了总结性点评,教研室周明龙老师肯定了三位老师带来的精彩课堂教学展示。在校开放日活动中,丁效和倪彩云老师开设区级公开课。
2.成功组织了一次校内讲座和两次校内二次培训,学习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相关知识。
3.组织了师徒结对的展示活动,徒弟陈明珠老师和白潮老师同题异构《老人与海》,她们的指导教师江宁区语文学科带头人张秀老师和江宁区青优李敏老师点评,肯定了取得的成绩并提出了希望。
4.在江宁区“基于新课标的教学设计”的评比活动中,钱泽舒和王露浛老师获得了一等奖,陈颖、吉守金和倪彩云老师获得了二等奖,李敏、徐静、白潮、宋慧敏、丁效、任瑞卿和陈明珠老师获得了三等奖。语文组在全校范围内获奖人数最多,总体情况最好。
5.在第十届“江宁区教学带头人”、第二届“江宁区优秀青年教师”评选中,语文组宋慧敏、张秀、李敏、温立功和钱泽舒老师被评为第十届“江宁区教学带头人”,倪彩云老师被评为第二届“江宁区优秀青年教师”。
6. 在南京市第二十一届中学生作文竞赛中,於子璇获得市二等奖,田健宇、周可、张心池和邱婕获得市三等奖,另有十名同学获得区一等奖,30名同学获得区二等奖,40名同学获得区三等奖;在第六届“金鹰杯”两岸青少年征文大赛中,10名同学分获三等奖和优秀奖,许倩、吕芙蓉、孙斌、刘莉、王旭秋、张秀、陈颖、黄大鹏、任瑞卿和徐静获得优秀指导老师奖,南京市秦淮中学获得优秀组织奖。
三.问题和不足
1.教师对新高考考查形式的把握还处于学习中。
江苏的新高考试卷刚刚实行,部分高一高二的老师并不是很熟悉,还处于学习之中。
2. 学生对语文学习的重视程度不够。
学生在语文学习的时间投入上,基本上除平时课堂时间和课外适量的书面作业时间外,主动投入的时间和机会是极其有限的。在平时学生可以花几个小时做数理化,花几十分钟背外,而每天的间是额定的,等他们开语文本时,早已睡眼惺忪,往往是几分钟也轮不上。究其原因是因为汉语是母语,很多学生认为学习难度不大,不存在间题;二是在学生中普通存在着这样一个观念,语文学习往往事倍功半,投入的时间未必与最后的产出成正比,于是,秉着一个功利唯上的观念,语文学科的学习自然处于可学可不学的尴尬处境。
3.新教材的教学还处于摸索期。
高中语文教学的任务驱动型作文教学体系运作尚未成熟,整体行进中有脱节现象。
四.今后的设想
下学期,根据上级主管部门和学校的安排,继续认真做好教研组建设工作。新学期高一高二高三将继续进行新高考模式的探究;在任务驱动型作文训练上教会学生最基本的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