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度高二化学第一学期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21/9/15 18:18:25 作者:丁志芬 浏览量:767次
一、指导思想
根据学校新学期坚持“质量+特色”的发展定位,认真研究高考改革的方向和命题改革趋势对高中教学提出的要求,开展新课程标准的学习与研究,突出课堂教学管理,加强听课互评活动,确保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二、备课组现状和工作目标
我们高二备课组由6名教师组成,两人跨头高三,每人都还有其他的兼职工作,可以说教学任务还是比较重的。但是我们高二备课组的几位教师,教学整体能力都较强,我们有着优良的传统和良好的教研氛围,团结合作,互相学习和帮助。高二必修班的整体目标就是21年一月份的合格性考试,根据不同组合不同层次的学生调整教学内容的难易,以考纲为准绳进行教学活动,争取合格率百分百,选修班的教学尽可能完成选修4的教学和选修5的教学,认真研究新高考,争取考出好成绩。
三、具体措施和工作安排
1、认真分析学生的特点和基础知识,有计划,有步骤进行高二化学教学及必修班的复习。
2、根据学校的教学要求和会议精神,加强集体备课,认真听课,认真研究新的高考模式,落实课堂教学,实现课堂的高质量。备课组的活动规范化,做到“四确定”(确定时间,确定地点,确定内容,确定主讲)和“四统一”(统一进度,统一作业,统一练习,统一重、难点)。
3、认真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反馈,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课堂组织及教学目标
4、加强学生学习化学心理辅导,从生活中的常见的问题和现象出发,引导学生学会关心生活和自己,激发学生学习化学外的兴趣,调整学生学习化学的思维和习惯。
5、积极参加教研活动以及教研室的教学交流和探讨,并及时调整的教学目标。
四、备课分工表
章节 | 主备人 |
《化学反应原理》第一章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 丁志芬 |
《化学反应原理》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 薛介平 |
《化学反应原理》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 | 丁志芬 |
《化学反应原理》第四章 化学反应与电能 | 薛介平 |
《物质结构与性质》第一章 原子结构与性质 | 丁志芬 |
《物质结构与性质》第二章 分子结构与性质 | 薛介平 |
《物质结构与性质》第三章 晶体结构与性质 | 丁志芬 |
五、教学进度表
周次 | 计划进度 | 备注 |
1 | 反应热 | 课时:2 |
反应热的计算 | 课时:2 | |
2 | 化学反应速率 | 课时:4 |
3 | 化学平衡 | 课时:4 |
4 | 化学反应的方向 | 课时:2 |
化学反应的调控 | 课时:2 | |
5 | 电离平衡 | 课时:4 |
6 |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 | 课时:4 |
7 | 盐类的水解 | 课时:4 |
8 | 沉淀溶解平衡 | 课时:2 |
章节复习 | 课时:2 | |
9 | 原电池 | 课时:2 |
电解池 | 课时:2 | |
10 |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 课时:2 |
期中复习 | 课时:2 | |
11 | 期中考试及试卷评讲 | 课时:2 |
12 | 原子结构 | 课时:4 |
13 | 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 | 课时:4 |
14 | 共价键 | 课时:4 |
15 | 分子的空间结构 | 课时:4 |
16 | 分子结构与物质的性质 | 课时:4 |
17 | 物质的聚集状态与晶体的常识 | 课时:4 |
18 | 分子晶体与离子晶体 | 课时:4 |
19 | 配合物与超分子 | 课时:4 |
20 | 复习 | 课时:4 |
六、备课组活动安排
序号 | 时间 | 形式 | 课题 |
1 | 第3周 | 集体备课 | 第一章、第二章备课 |
2 | 第7周 | 推磨听课(周杰) | 自定 |
3 | 第8周 | 集体备课 | 第三章、第四章备课 |
4 | 第9周 | 推磨听课(薛介平) | 自定 |
5 | 第10周 | 集体备课 | 期中考试备考 |
6 | 第12周 | 集体备课 | 期中考试成绩分析 |
7 | 第14周 | 推磨听课(丁志芬) | 自定 |
8 | 第17周 | 推磨听课(王景) | 自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