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中学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地理教研组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21/6/24 20:22:51 作者:钱慧琳 浏览量:727次
2020-2021学年秦淮中学地理教研组工作总结
光阴飞逝,转眼一学期已近尾声。秦淮中学地理组在全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始终坚持以"教研带动教学"的理念,以"重实际,抓实事,求实效"为教学工作的基本原则,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加强了教学常规管理,认真落实学校教育教学工作部署,要求每个教师"功夫花在备课上、力量用在课堂上、着眼点放在学生的能力提高上",全面完成了本学期的教研工作。为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更好、更有效的开展今后的教研工作,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现将本学期的教研工作总结如下:
一、工作完成情况
1.落实完成好各项教学常规工作,加强集体备课
我们地理组共有15名地理老师,分三个备课组,开学初制定教学工作计划时就明确了备课组长工作要求,面对新课改我们必须做到早动手,勤探讨,争取先人一步;所以,我们注重提高备课的质量,做到了发挥团体精神、集体的智慧,将备课组的备课活动落实到实处,做到了学校要求的“四定五统一”(定活动时间、定活动地点、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统一教学目标、统一主体教案、统一进度,统一检测、统一练习)。每次备课活动都不流于形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平时注重常规教学工作的落实,认真精心设计每一节课,写出规范的课时教案,其中在学校“五认真”检查中,高一年级李永佳、纪旭,高二年级魏梅、张莹、梁雅丽,高三年级吉玲利、刘艳被评为优秀;鼓励教师互相听课,互帮互学,共同进步;同时我们每节课都精心挑选练习,并对作业的量进行适当的控制,学生完成作业状况良好;作业及时批改,及时反馈。
2.加强高考研究和学业水平测试研究
高一地理备课组由四人组成,三位女教师,一位男教师,其中已有一位老师于本学期退休,还有两位教师不仅承担着六个班的教学任务,还担任着一个班的班主任。本学期在教研活动中,高一年级备课组认真研究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以学业水平测试为导向,在本学期集体备课中继续对人文地理的教学方法进行了集体探讨和研究,从课堂导入到课程设计,从活动设计到课堂小结,从新课到习题课、复习课,我们通过师徒结对,由老教师示范,年轻老师模仿创新,通过实践、评课、反思,继续探索适合本学科的高效课堂模式。对我们来说公开课示范课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思维的碰撞,思想的交流,很多年轻老师主动提出上公开课示范课,希望通过大家的点评和指导使自己的教学能力有所提高。在校“五四赛课”评比中,高一年级组纪旭荣获一等奖,李永佳荣获二等奖。
本学期高二地理组由六位教师共同承担教学任务,其中3位教师还担任班主任工作,4位教师承担3个班级的教学,周课时安排的非常紧凑。尽管教学任务紧张,教学工作繁忙,高二年级备课组重点加强对新课程标准的研究,认真分析高考和必修模块试题的趋向,以今年高三模拟试题为样本,让高二的学生以及教师了解高考试题的特点,体会高考题的趋势,激励他们学习专业知识的欲望。发扬团体合作精神,注重相互交流探讨。为了深入推动课堂教学改革,高二地理备课组坚持相互听课,当面或利用集体备课时间实事求是的有针对性的交流意见,提出改进教学的建议,共同探索更好的教学方法和路子,形成教学的互动,实现教学相长。组内的教研气氛非常浓厚,除都能按时参加组内的正常集体备课活动外,我们还在平时利用课余时间碰在一起讨论问题,研讨教法,互相切磋,共同提高。同事们通过讨论,不但提高了对许多模糊问题的认识与理解,而且还进一步增进了彼此之间的友谊。高二地理期中六校联考中取得第一名的成绩,并且超均分7分之多。高二年级组吴晓梅、魏梅荣获校“五四赛课”一等奖,张莹、梁雅丽荣获二等奖。
本学期高三地理组的五位老师真的是很辛苦,有四位老师承担3个班的地理教学,每周课时达到21节,后调整为18节,每两周周日还有9节课,还没算晚自习。每天备课、上课、批改作业、挑选试题、命制试卷等等,常常忙的水也顾不上喝一口,很多时候都需要把工作带回家去做,也会常常熬到深夜,只为第二天的课堂能更精彩。在这样繁重的工作下,高三地理组丝毫没有敷衍、没有懈怠,任劳任怨、积极调整心态、克服各种困难,顺利完成各种任务。
2021届新高考地理学科由江苏省自主命题,而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省份不再制定考试大纲,因此高三地理组加强对课标内容进行解读,了解课标内容,关注课标内容的变化,增加的?减少的?说法不同的?在每次集体备课等组内活动时都进行了仔细研究,依据课标制定教学目标,做到有针对性的教学,从而提升课堂教学质量。高三备课组老师加强集体备课,将其落到实处,不流于形式,在认真研究课标的基础上,备课组老师就每一个微专题加强讨论、研究。此外,高三老师们认真去做近五年的高考题,把高考真题按考点分类,考了哪些?没考的考点还有哪些?已有的考,还可能怎么考?已有的试题情境,情境的溯源分析?该考点可以换成什么新情境,概括答案角度,规范答案语言,理清表达顺序,提炼答题模式。针对各大市的模拟卷进行分析,讨论,力争更好的把握高考的动态。正由于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三次模拟考试中,均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3.注重课堂教学,注重落实的实效性
我们在教研活动中强调,抓住每一节课,让学生将知识在课堂上落实,提倡课堂前5分钟用于检测落实上节课所学知识,采取多样的方法,如默写、设问、练习检测等,尤其是默写效果比较好。强调教师备课时必须明确,本节课我要让学生掌握什么通过什么途径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当堂反馈。下课后进行自我反思,是否完成本节教学目标,哪些地方非常成功,还存在哪些问题教师要在不断反思过程中提高自己教育教学水平。
二、工作中的不足
1.理论学习需要加强
不管是新教师还是老教师都面临着新课改的问题,尤其是老教师更不能穿新鞋走老路,所以我们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抓住一切学习的机会为自己充电,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转换观念,付诸于教学行动,这方面我们组的教师发展还不够平衡。
2.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高一地理教学面临的困难很多,一方面初中基础薄弱,学生学习起来难度加大;另一方面部分学生对高中地理认识不足,重视程度还不够,当然这里面有学生的问题,也有教师的原因,所以作为老师不仅要有渊博的专业知识,还要有过硬的课堂调空能力,用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以达到课堂教学的完美。高二和高三年级由于选科人数太多,每个老师承担的课时任务非常繁重,更要提高课堂效益。
3.加强教研组文化建设,提高教研能力
俗话说的好,人活到老学到老,作为地理教师更应该与时俱进。认真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力争在教学过程中要将强调知识的落实转变为既抓基础知识的落实又要重视能力的培养;将只重结果的教学转变为重视过程的教学;将单纯强调记忆转变为既强调记忆又注重思维的训练;将“灌输式”教学转变为“讨论式”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将只重课本文字描述,转变为从图文中获取信息;变“旁白”式解释为让学生的“感悟”、”思考”和应用等几个转变,提高全组教师的业务水平和科研水平。
教学中多注意观察生产和生活实际,运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能够与现实生产、生活联系起来的知识在教学中应引起高度重视,教师教学中尽力多搜集一些与教材密切相关的素材。 )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学习一些与地理相关的书籍,也要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多读书读好书,提高地理教师的各项素质,将自己的教学经验及时总结,提高教师的教研能力。
三、工作中的思考
1.向课上要效益,精讲精练,落实在课堂,有待强调课堂效益。
2.本组年轻老师越来越多,新教师的培养问题一定要提到日程上来,尽快让年轻老师快速成长起来,要为他们提供成长的机会,要敢于压担子。
3.老教师的工作态度也不容忽视,老教师既要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和先进的教学方法又要承担起培养年轻老师的任务,真正做到严要求,达到出高徒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