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中学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数学教研组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21/6/21 16:28:13 作者:于光香 浏览量:1467次
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秦淮中学数学教研组总结 于光香
时光流逝,一个充实、有序、奋进的学期即将结束了,回顾这一学期的数学教研工作,我们教研组的全体教师坚持以素质教育为本,大胆创新,学习新课程,以四基、四能、六个核心素养为引领,努力拼搏,使教研工作有声有色,这是我们组教师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勇于实践、共同努力、互相协作的结果。
下面就这半年来的数学教研工作总结如下:
一、主要工作取得的成绩。
1.继续深入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践行新课程理念,提高了教学业务能力。每个教师还订阅2至3本教辅刊物。多媒体辅助教学成为日常教学手段,大多教师能够出色完成教学任务。
2.本学期我组多次组织区级公开课。2021年3月1日下午,高中学校数学教研组长会议在秦淮中学召开,主题为《基于学情,认真谋划教研》主题教研活动。首先课堂教学观摩,下午13:20来自全区八所高中的数学教研组长和区教研员张杰老师来到秦淮中学录播教室听课,秦淮中学刘光彬校长、许明副校长、邵思青主任,以及数学教研组老师们一起参加听课活动。下午第一节课第二节课,分别由秦淮中学黄发老师和褚红波老师在高一、高二年级,开设《向量的数量积》和《函数的和差积商的导数(2)》新授课。其次新学期教研组工作交流,15:30秦淮中学教研组长于光香老师新学期教研组工作交流,主题《学习 规范 研究》教研组计划交流。于光香老师从三个方面作了充分交流,(1)加强学校教研组建设,提高教师业务水平。(2)聚焦课堂,规范作业,落实数学核心素养。(3)主题教研活动安排。最后,教研员张杰老师对上学期高一高二年级期末考试进行了总结,特别是高一年级两个分数段的人数,请老师们立足学科,努力提高。同时,对新学期相关活动、教研工作进行布置,南京市高中数学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以及优质课评比,教研组要充分宣传发动,通过个人申报组内评审,把校内优秀的青年教师推荐上报。要求各校教研组,本学期重点围绕高三二轮专题复习,开展主题教研活动,以及同层次的学校开展好校际之间交流。张杰老师针对本学期时间短、活动多、任务重、挑战强的特点,要求大家基于学情,认真谋划开展好新学期主题教研活动。
为了切实提高我校高三数学二轮复习的针对性与有效性,引导教师积极主动研究教学,关注新高考,力求实效,尝试逐步形成二轮复习基本范式。4月20日下午高三数学二轮复习网络视频课在南京市秦淮高级中学录播教室顺利开展。在教学展示环节,我校的严建英老师和张彩转老师开设了题为《立体几何中的共面问题》同题异构课。在专题讲座环节,周国溢老师做了题为《依托学情 基于核心的高三二轮复习思考》的专题讲座。
2021年3月16日数学教研组开展《工作未满三年教师汇报课》。蔡文银老师和张梦颖老师在录播教师进行同题异构《二倍角的三角函数》,区学科带头人谈敏老师作了精彩点评。
3.全体数学教师团结协作,认真参加集体备课,各年级每周至少集体备课一次。集体备课做到了经常性和灵活性,备课有记载,有中心发言人,从而使教师吃透教材,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备教法,备学法,做到了为教师减负,同时帮助新教师尽快成长。
二、取得的成绩
1.教研组业绩:本学期在江宁区高中数学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中,我校秦涛老师、郑必强老师和郝圆圆老师获得一等奖,邬颖捷老师获得二等奖。在江宁区高中数学青年教师优质课评比中,我校郝圆圆老师获得二等奖,组内多人多篇论文发表。
2.高三数学教师面对高考压力,经常性的组织专题探讨,使高三数学备考扎实稳健,高三老师这一学期积极走出去,走出学校,走出江宁,走出南京,参加了各个级别的高三教学研讨。高一、高二年级数学组的老师自己命题的单元试卷受到好评。
3.在本教研组老师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开展了多彩的教研组活动,在活动中老师、同学们表现积极,互相学习,通过活动,他们之间互相取长补短,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也学习了别人优秀之处,以便今后改进和完善自己。
4.市教研室活动:本教研组积极组织和参加市教研中心组织的活动,老师认真听课并做好记录,积极学习别人优秀的经验,并将其用在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中。
二、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设想
通过总结和反思,本教研组存在以下不足:第一:举办区级活动的范围不够大和主题不够新颖;第二:进行深层次活动的次数比较少;第三:独立命题的参与人数和次数过少。下学期,本教研组将积极联系优秀生源学校举办同题异构课;组织数学教师进行教学沙龙活动,让更多的教师从教研活动中得到成长;组织多次多人进行命题,让教学更具有目的性和靶向性。
没有活动就没有教育,没有活动的教育是苍白无力的。这个学期我们数学组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一批很有潜力的学生。在学校的检查评估中,受到了好评。新课程改革的浪潮滚滚而来,四基、四能、六个核心素养对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们一定会再接再厉,争取来年取得更优异的成绩,相信我们会做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