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第二学期高一物理5月25号备课组活动—张贤虎老师开课
发布时间:2021/5/26 16:44:43 作者:郭洁 浏览量:1075次
5月25日,我组在“高一(18)班”进行了一次教研活动。活动的形式为研讨课,开课人为我组的教师张贤虎老师,开课题目为《电路中的能量》。
一、活动主题:示范课
二、活动方案:
活动于一周前进行了准备工作,确定开课人和课题后,张贤虎老师进行了精心的准备,给我们展示了一节较为成功的课。课后,组内成员进行了热议,对张贤虎老师的课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使其他老师学到了很多。最后,陈贤友老师做了总结性的评课。
三、评价表及研讨记录:
四、其他过程性资料
1、签到表:
2、主题研讨教案:
3、活动照片:
4、活动总结:
课后,组内成员进行了热议,对张贤虎老师的辛勤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最后,陈贤友老师做了总结性的评课。
评课
关于《12.1 电路中的能量转化》评课稿
今天,我们高一备课组在高一18班组织了一次示范课活动,是由区学科带头人张贤虎老师执教,通过听课学习,收获不小。现将自己的听课体会总结一下:
一、教材分析:经过前面三章的学习,学生对电路、电流、电压、电阻、欧姆定律等有了一定了解,掌握了一些电学的基本知识。本章是从能量和做功的角度研究电,通过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扩展到电能、电功、电功率和焦耳定律。本节内容主要由电功和电热,热功率和热功率两部分知识。既要让学生掌握电功与电热的概念及电功率和热功率的计算,更要让学生理解在纯电阻电路和非纯电阻电路中能量转换规律。同时,此节内容也是后面学习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基础。
二、学生分析:高一18班试我校新分出来的文科美术班,学生的物理基础很差,教学要求也只需要瞄准学测考试的必修水平,不需要追求难度,但要注重双基,教学和训练当堂完成,力求不留问题到课后。
三、课堂教学分析:
1、课题引入,现代生活与电的联系非常密切,通过电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首先提出问题:电风扇与电热器两种用\电器的能量转换是怎样,让学生体会它们的异同,使学生明确物理学科的实用性,也为本课的后续教学起到激发学习兴趣的目的。
2.课堂教学设计:
环节一:电功与电功率
先回顾电场力做功公式和电流定义出发,推导电流做功的公式W=UIt,从而引入电功概念。再提出电流做功单位:焦耳J并拓展在生活中电能另一常用单位:度(KW?h),并出示家用电能表,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向学生简单介绍电能表铭牌上的几个参数所表示的含义,进一步树立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科学用电,共建节能型社会的意识。最后引出如何比较用电器上电流做功的快慢的问题,让学生理解单位时间内电流做功多少,即电功率的概率和表达式。
环节二:电热与热功率
观看视频,让学生直观体会电流在用电器上产生热量Q的影响因素,再介绍焦耳通过大量实验得到的焦耳定律,掌握热量的计算公式:Q=I2Rt,最后讲解热功率概念和表达式。
环节三:电功与电热的辨析
通过一个电热水器和电动机两个用电器的有关计算例题的讲解,让学生真切感受到电功、电热的不同,引出两种电路的比较,深入理解欧姆定律的适用范围。从而让学生对电功与电热、电功率与热功率两组物理量的精准辨析,让所学知识得以深化和升华。
四、课堂管理分析
高一学生刚刚通过分科,重新组班,学生来自不同的班级,不同老师所教,课堂要求和教学特色也各不相同,学生适应新老师本需要一定的过程,课堂表现即学习要求也参差不齐。但张老师在课堂上听课不认真的通过课堂提问进行提醒,对表现不佳的学生当场指出不足。也多次利用展台投影学生的作业和笔记,对做的认真的学生及时表扬和赞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嫩主动配合老师上好课,学好物理。
五、听课感想
整堂课听下来,处处体现了张老师对教材强大的驾驭能力,能基于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出发,通过自己精心设计,在不知不觉之中就将本节课的教学知识传输给了学生,充分展示了老教师的教学功力,也让我们见证了课堂设计的重要性。做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我们就该加深对教材和教学的学习与钻研,才能做到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再到脱离教材教知识和能力的蜕变,唯有如此,才能润物细无声,才能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人过一百,形形色色,一个班的学生这么多,难免发展不均衡,作为老师不能一味抱怨生源好坏,而应多去了解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能力水平,应多想办法引导学生,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用精心的备课、有特色、有趣的课堂去吸引学生,使学生真正进入课堂,学到知识。张老师为我们做出了很好的示范,值得我,尤其值得两位年轻教师去好好学习和效仿,尽快成长、成熟。
评课人:陈贤友
2021、5.25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