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高一语文备课组3月2日集体备课活动
发布时间:2021/3/5 12:41:52 作者:李敏 浏览量:725次
2021年3月2日,秦淮中学高一语文备课组进行了一次备课组活动。
一、活动主题:集体备课、南京市一模试卷研讨
二、活动方案:
秦淮中学高一语文备课组活动方案
为了更好地开展教学,秦淮中学高一语文备课组决定于2021年3月2日开展备课组活动。
一、活动主题
南京市一模试卷研讨
二、参加人员
高一语文备课组成员
三、具体安排
活动时间 | 活动内容 | 负责人 | 活动地点 |
2021.3.2 上午第四节课 | 集体备课 南京市一模试卷研讨 新课标、新教材、新教法
| 李敏 | 德馨楼三楼小会议室 |
三、研讨记录:
四、其他过程性材料
1. 主备人发言稿:
一、审题
(一)材料
材料共两段。第一段列举题为“一臂之力”组照中的三张照片,并作简要说明。第二段由“抗疫”中的“一臂之力”跳脱扩展到社会各个领域、无数个平凡人的“一臂之力”,谈“一臂之力”人人可为,人人当为,众人合力,创造奇迹。
“一臂之力”的意思是在他人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予一定的帮助。材料启发考生把眼光投向现实,关注生活中的助人事迹,养成个人的助人品质,树立助人为乐的社会风气,共同创造美好幸福的生活。
(二)任务
1.任务: 写一篇主题演讲稿,在“贡献一臂之力,创造幸福生活”主题宣传活动中面向市民作演讲。
2.情境:
团市委、市青年志愿者协会在人民公园联合开展“贡献一臂之力,创造幸福生活”主题宣传活动,意味着活动的主体即演讲对象为广大市民,演讲者的感受与思考应融入这个城市的文化背景、社会风气、市民精神等,一边激发情感引起共鸣;
“以高中生代表的身份受邀参加”,意味着“我”代表着高中学生、青年团员、有志青年这个群体面向市民做演讲,应表达这个群体的共同心声;“你的感受与思考”,又强强调“我”的个性情感与思考以及独特的表达方式、话语范式。
3.主题: “贡献一臂之力,创造幸福生活”。两句话构成一个整体,强调对他人有爱心有帮助,对社会有奉献精神、建设意识和责任感,在他人需要援手社会需要帮助时当仁不让挺身而出,尽一份心,出一份力,才能营造仁爱和谐的社会,创造美好幸福的生活。
4.要求:“写一篇主题演讲稿”,明确了主旨指向和文体要求。“贡献一臂之力,创造幸福生活”,前者是后者的条件,后者是前者的结果,二者关系要理清,二者都要写到,可以有所侧重,但不可孤立、不可偏废。
“演讲稿”这种文体,有标题,正文有开头、主体、结尾。开头先是面对特定对象的称呼语,一般而言,后面是开门见山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或主要内容,说明演讲意图。主体要突出和强调讲演讲的中心,逻辑层次清楚。结尾主要是总结全文,给听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可以给人以启示或鼓舞,提出奋斗口号,展示美好前景等。
“演讲稿”是宣传发动群众的一种有效形式,应具有鼓动性。追求理、事、情的交融统一,逻辑严密的剖析,高度概括的揭示,生动形象的记述,辅之以热情的鼓动、感人的情怀,从而形成浓郁的氛围和强烈的感染力。
“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是一个明确的指引,提醒考生不必强求面面俱到,可在“贡献一臂之力,创造幸福生活”这一宏大主题下选取某个角度谋篇布局,作文立意随之确定;“自拟标题”,明确了标题的写作要求。
2. 活动照片
3. 活动总结:
老师们都参与了本次备课组活动。本次活动中,主备人李敏老师传达了学校的相关安排与要求,就南京市一模试卷谈了自己的做题体会,全组教师积极参与讨论,讨论确定了下一阶段的教学重点,取得了较满意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