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中学2014年世界精神卫生日宣传专刊
发布时间:2014/10/9 10:29:11 作者:李 云 浏览量:1770次
2014年10月10日,是第23个世界精神卫生日,活动主题为“心理健康,社会和谐 ”,旨在号召全社会积极参与精神卫生工作,共同承担防治责任和义务,推动形成理解、接纳、关爱精神障碍患者的社会氛围,保护和促进公众心理健康。提高公众对精神障碍和心理行为问题的认识,加强患者及其家庭战胜疾病、回归社会的信心。
身体没毛病≠健康
在我国,不少人对健康的认识只停留在“只要身体没毛病就说明很健康”的阶段,很少关心精神健康。有关专家呼吁:“定期的精神心理检查非常有必要,它和身体检查一样重要。”
国内外心理学家、医学家对精神健康问题有不少精辟见解。心理学家麦灵格说:“精神健康,是指人们对于环境以及人们相互之间具有最高效率及快乐的适应情况。不只是要有效率,也不只是要能有满足之感,或是能愉快地接受生活的变故,而要三者都具备。精神健康的人应能保持平静的情绪,有敏锐的智能,适合于社会环境的行为和愉快的气质。”著名健康学者马斯乐指出,“精神健康比生理健康更重要。”
重视精神健康,提高生命品质
当今社会,各种压力超负荷的作用于人们的精神之上,使人们的精神面貌及心理健康面临着严峻挑战。抗压能力稍强的人,可能通过自我调节能够得到缓解;而对于那些承受压力能力弱的人,长期的心理问题和精神异常就会诱发抑郁症、焦虑症、心境障碍等精神疾病,甚至产生精神分裂,并伴有消极自杀的观念或行为。
近年来,我国通过各类媒体及新媒体广泛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科学治疗指导等多种形式,力求呼吁全社会重视精神心理健康,引导公众预防心理问题,用积极心态面对工作和生活,消除生命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