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中学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信息技术教研组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21/2/23 11:01:33 作者:肖小桃 浏览量:1040次
秦淮中学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信息技术教研组工作计划
一、工作目标
以新课程标准为教研导向,“全面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教学宗旨,围绕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对课程实施中的问题展开研究,探索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规律,构建优质高效课堂,全面提升教学质量。本学期只高一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每周1课时。
二、工作措施
1、紧抓教学常规,落实教学“五认真”,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有力保证。
严格按学校要求紧抓教学常规,督促组内老师认真执行教学“五认真”,扎实地做好集体备课、二次备课、推磨听课工作,并加强督查力度,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2、关注常态课堂,强化课堂管理,注重课堂效率,认真上好每一节课。
安排好课堂教学研究活动,务实、具体地落实到人,做到真实可行,真正能够起到提高教学效果的作用,减少课堂教学的随意性。以项目整合课堂教学,在项目实践过程中渗透学科核心素养,整合知识与技能的学习。
3、着力教学研究,加强学习交流,关注教师发展,提升教师素质。
强化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认真学习2020年修订版的《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注重反思,认真总结。组织教师积极参加上级教研部门组织的各项培训和教研活动;在校内经常开展常态课并相互听课、评课,积极磨课,课后要及时进行反思总结,并做好记录的反馈,形成进行教学反思的习惯。
教研组活动时要深入讨论分析新课标修订后主要内容和变化,交流反馈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不断改进教育教学行动,以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自身专业素质。
4、重视校本课程的开发和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满足学生不同层次的需要和个性发展的需要。
加强校本课程的开发和教学工作,将校本课程、课外兴趣活动与学科竞赛结合起来,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竞赛活动。本学期将继续完善开发校本课程《VEX机器人竞赛》和《Python语言程序设计》。
积累教学资源,形成系统、完整的校内共享资源库。利用校内局域网平台,修改完善电子教案、制作课件、网站、微视频等,整合教师积累的教学资源,形成较为系统、完整的校内共享资源库,以便组内教师在平时的选用借鉴。
三 、教学进度:
本学期只有高一年级开设信息技术课,且周课时为1节。
第 1 周 复习(Python基础、选择结构及循环结构)
第2 - 9周 程序设计基础(Python函数、列表等)
第10-11周 期中考试及五一节假日
第12-13周 认识人工智能
第14-15周 必修2基础
第 16 周 学期测试
四、校内教研活动安排:(周五上午,遇市区教研活动,则调至下周)
时间 | 活 动 内 容 | 备 注 |
开学初 (2.20-2.21) | 制定教研组工作计划、教学进度,集体备课 | 负责人:肖小桃、巫雪琴 |
第3周 (3.8-3.12) | 推磨听课 | 开课人:胡翠丽 评课人:刘付燕 |
第7周 (4.5-4.9) | 推磨听课 | 开课人:林欣、冯阳旭 评课人:肖小桃、张晓蕾 |
第9周 (4.19-4.23) | 集体备课 | 主备人:巫雪琴、刘付燕 |
第12周 (5.10-5.14) | 推磨听课 | 开课人:刘付燕、张晓蕾 评课人:林欣、胡翠丽 |
第14周 (6.15-6.19) | 集体备课 | 主备人:巫雪琴、胡翠丽 |
第16周 (6.29-7.3) | 学期总结 | 负责人:肖小桃 |
南京市秦淮中学2020-2021年第二学期教研组工作计划.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