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中学2011年世界艾滋病日宣传专栏
发布时间:2011/11/30 0:00:00 作者:无 浏览量:1428次
2011年12月1日是第24个“世界艾滋病日”,我国的宣传主题是“行动起来,向‘零’艾滋迈进”。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经过多年努力,我国艾滋病防控取得了显著成效,疫情上升势头减缓,病死率下降,社会歧视减少,感染者和患者生活质量逐步改善。但当前艾滋病传播形势仍然严峻,防治工作仍然艰巨。
临床表现
艾滋病分为急性感染期、潜伏期、艾滋病前期、典型的艾滋病期四期,临床症状多种多样,一般初期的开始症状像伤风、流感、全身疲劳无力、食欲减退、发热、体重减少、随着病情的加重,症状日见增多,如皮肤、黏膜出现白色念球菌感染,单纯疱疹、带状疱疹、紫斑、血肿、血疱、滞血斑、皮肤容易损伤,伤后出血不止等;以后渐渐侵犯内脏器官,不断出现原因不明的持续性发热,可长达3-4个月;还可出现咳嗽、气短、持续性腹泻便血、肝脾肿大、并发恶性肿瘤、呼吸困难等。由于症状复杂多变,每个患者并非上述所有症状全都出现。一般常见一、二种以上的症状。按受损器官来说,侵犯肺部时常出现呼吸困难、胸痛、咳嗽等;如侵犯胃肠可引起持续性腹泻、腹痛、消瘦无力等;如侵犯血管而引起血管性血栓性心内膜炎,血小板减少性脑出血等。
传播途径
(1)性交传播
(2)血液传播
(3)共用针具的传播
(4)母婴传播
(5)发现新途径
据协和医院感染内科专家最新研究,泪腺或泪液可能成为艾滋病病毒的新“据点”。这意味着,艾滋病病毒可能通过泪液传播。
预防措施
目前尚无预防艾滋病的有效疫苗,因此最重要的是采取预防措施。其方法是:
⑴坚持洁身自爱,不卖淫、嫖娼,避免婚前、婚外性行为。
⑵严禁吸毒,不与他人共用注射器。
⑶不要擅自输血和使用血制品,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⑷不要借用或共用牙刷、剃须刀、刮脸刀等个人用品。
⑸受艾滋病感染的妇女避免怀孕、哺乳。
⑹使用避孕套是性生活中最有效的预防性病和艾滋病的措施之一。
⑺要避免直接与艾滋病患者的血液、精液、乳汁和尿液接触,切断其传播途径。
我国现状
根据最新评估显示,截至今年9月底,内地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超过42万例,其中存活34.3万,病人11.4万。截至2011年底,估计我国有存活感染者和病人超过74万人,其中病人超过10万人,2011年新发感染者约4.8万人,因艾滋病相关死亡已超过2万人。局部地区和特定人群疫情严重,云南、广西、河南、四川、新疆和广东6省区累计报告感染者和病人数占全国77.1%。我国艾滋病患者在范围上逐步扩大,其中男同性恋人群是易感人群,得病率高,大学生人群也在逐渐增多。艾滋病的传播主要与人类的社会行为有关,完全可以通过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而被阻断,是能够预防的。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