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睡困难”怎么办?
发布时间:2020/12/8 9:02:41 作者:陈佳仪 浏览量:754次
师生健康 中国健康
失眠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是指尽管有适当的睡眠机会和睡眠环境,仍然对睡眠时间和(或)睡眠质量不满意,且影响日间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近年来我国失眠障碍发病率呈明显上升的趋势。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我国约45.4%的被调查者在过去1个月中曾经历过不同程度的失眠。失眠已经成为神经科门诊的第二大疾病,仅次于头痛。
典型症状一. 对睡眠质量不满意
1. 上床后翻来覆去睡不着,往往需要躺30分钟甚至更久才能入睡; 2. 夜里醒来好几次,多在2次以上,醒来之后很难再入睡;
3. 早上醒得早,比正常起床时间早醒30分钟以上;
4. 总睡眠时间不足6.5小时;
5. 睡眠质量下降,醒来仍然感到困倦,感觉精力没有恢复。
二. 白天正常活动受到影响
1. 白天精神状态不佳,感到困倦、疲劳,想睡觉;
2. 工作和学习时,难以集中精力,犯错次数增加,记忆力下降;
3. 情绪上,感到紧张、不安、出现情绪低落或容易烦躁、发怒;
4. 社交、家务、职业或学习受影响等。
并发症
长期慢性失眠可能导致肥胖、糖尿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病等躯体疾病,还有可能导致焦虑症、抑郁症等精神障碍。
采用以下建议:
1.日常生活中,避免饮用咖啡、浓茶和酒精,避免吸烟;
2.每天进行规律的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3.睡前不暴饮暴食,不吃不容易消化的食物;
4.睡觉之前放松身心,保持腹式呼吸训练和肌肉放松训练;
5.如果上床后20分钟仍然不能入睡,不强迫自己躺在床上,起床简单活动一会儿,等到有睡意的时候再继续睡觉。
预防
失眠的预防主要是避免诱发因素,如避免压力过大、营造舒适的睡眠环境、纠正不良的睡眠习惯等,适当运动也有助于改善睡眠状况。如果是精神障碍或其他疾病导致的失眠,除了治疗失眠本身,还应该积极治疗原有的疾病,才能避免失眠的持续。